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234章 羊吃人的开始(2/2)

    走了一路的砂石路的商队,觉得水泥路实在太好了,人马在上面都变得轻松了。

    要是大唐的道路都是水泥铺设的就好了。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个小工程,短时间

    内实现起来很有难度。

    ……

    互助村。

    “少爷,商队回来了,大概一刻钟后就能到。”

    张华闲着无事,正在和梦雨切磋水墨画,正好一副冬日雪景图画完,就听到潘

    忠跑进来汇报。

    “回来啦?总算回来了。”张华也没有心情继续画画了,扔下画笔去大堂等着商

    队回来。

    张华这次拉着那么多勋贵,让出了一半的股份,为的就是让今后的草原战略能

    够更加顺利的实施。

    一直以来,汉民族的最大敌人都是北方的草原民族,不管是秦汉时期的匈奴

    人、柔然人,还是现在的突厥人,以后的契丹人、金人、蒙古人,都是汉王朝最大

    的敌人。

    中原大地国泰民安,大一统的时候还好,这种草原民族不敢造次,总体上算是

    安安分分的,但是一旦中原大地陷入内乱,这个时候草原民族就开始大举南下,带

    来无穷的灾难。

    破坏容易建设难!

    汉民族辛辛苦苦积累上百年的基业,很多时候在短短的几天几个月就消失殆尽。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张华的方法和过往所有的措施都不同。

    不管是对于汉朝也好,唐朝也好,或者是后面的宋朝、明朝,攻打北方民族其

    实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劳民伤财的行动。

    强大如汉武帝时期,国力也一样被年年征战给拖垮了。

    这种行动注定是只能取得一时的效果,无法长久,一旦国力稍微有点跟不上,

    人家就开始满血复活了。

    所以张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看到草原上的收益,让征伐草原、经营草原变

    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情。

    别看儒家总是张口闭口的以德服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征伐草原无利可

    图,反而会让国内的富户们受到损失,作为地租士绅代表的儒林官员们,自然就要

    鼓吹以德服人、以和为贵,不要轻易动刀剑了。

    当然,不排除真的有些读书读傻的人,以为真的要以德服人,以为真的和人家

    讲讲大道理,人家就可以不抢你。

    这种人明显是属于教育失败的产品!

    土豆这种耐寒作物的出现,让经营草原,长期驻军变为可能。

    这在军事上算是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后顾之忧。

    但是光靠军事上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有足够的利益,让朝堂上下主动的、积极

    的去参与到草原上的事情。

    羊毛是一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冬至。

    当年大英帝国工业革命“羊吃人”的故事充分的说明了羊毛背后的足够利益和诱惑。

    用羊毛来当做敲门砖是再好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