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朱自清:一个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体(4)(2/2)
    1948年8月10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为他的遗言。

    清华大学邓以蛰教授对朱自清的悲惨遭遇发出抗议:举目伤心,此去焉知非幸事。一寒澈骨,再来不作教书人。冯友兰的挽联是:人间哀中国,破碎山河,又损伤《背影》作者;地下逢一多,心酸论语,应惆怅清华文坛。

    朱自清以生命的代价维护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朱自清的胃病也是经历八年抗战之后中国学者的后遗症。

    朱自清在胃病日趋严重的状态下工作,奉献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最后的悲惨命运,让人慨叹。“青灯黄卷,焚膏继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大抵如此。”

    挚交1921年秋天,朱自清经好友刘延陵介绍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刘延陵江苏泰兴人,和朱自清自幼相识,这时正在那里执教。中国公学在吴淞炮台湾,朱自清一到那里,刘延陵就告诉他一个新鲜消息:“叶圣陶也在这儿!”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五四以后写有不少新诗和小说,在文学界颇有名气,他的作品朱自清都看过,对他很是景慕。“怎样一个人?”朱自清好奇地问。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