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寿州率先打破“安徽坚冰”(2)
各路代表乘船赴约,会议开得十分热烈。但谈到起义的具体部署,却陷入了僵局。
当时,革命形势非常严峻。寿春镇总兵署(即镇台衙门,今为寿县三中校址)统辖中、右、六安、颍州、龙山、庐州、亳州7营,有将弁164员,马步战守兵共4375名。而同盟会无兵无枪,攻占寿春城无异于以卵击石。
看到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张汇滔鼓动说:“武昌据长江上游,寿州是长淮重镇,据江守淮,彼此呼应,为军事所必需,况南京系津浦铁路终点,长淮当津浦要冲,直捣北京,朝发夕至。我党驱逐鞑虏,建立民国,在此一举。常言说得好,‘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我们应该马上行动。”
半晌,无人应答。
张汇滔看了袁家声一眼。袁家声清清嗓子,开腔道:“武昌起义是推翻清廷的千载良机。目前,新军21混成协统领‘黎菩萨’已经参加起义,成为鄂军都督,湖北、湖南、江苏等地都已夺权成功。我淮上同志应群起响应,以壮大革命声势。”
大家听后,有的摇头叹息,有的闭眼沉思,还有的把酒杯端起来看了看,又放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屋内的空气越来越沉闷。
张汇滔面似猪肝,眼瞪如球。他环顾左右,顺手抓起一把菜刀,大声地说:“大丈夫做事敢作敢为,不能患得患失。以前,大家谈起革命头头是道,一个比一个能。现在,真要上战场了,却像缩头乌龟,装孬熊。干还是不干,你们说一句痛快话;你们不干,就我一人,也要干。”说罢,未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经一刀砍下,左手小拇指血淋淋地掉在地上……
11月4日,寿州知州魏绍殷已经嗅到革命党起义的火药味,命令四座城门的官兵严查过往行人。一大早,天色朦胧,起义人员就乘着天暗人杂,将长短土枪、大刀长矛混在柴火捆、粮食袋内,有的推车,有的挑担,陆续混进寿春城。下午4时许,他们从四面八方会聚到寿州城东南角的考棚(今县政府所在地),等待起义号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