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禅 你如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残缺(2)
    残缺(2)

    当年曹雪芹贫病交加著作《红楼梦》,并不知道自己会在作品没结束前就死去,更不知道这本书会成为人间巨著,赢取一代又一代人的眼泪。他生前没有享受到这本书带给他的任何荣耀,死后却占尽虚名。若说遗憾,是万千读者的遗憾,还是曹雪芹的遗憾?许多人都在为他书中虚拟的人物感伤落泪,为宝黛不能完美的爱情而叹息不已。多少人会去怜惜当时曹雪芹写书的凄凉境况?无数个风雪之夜,他独自在简陋的茅屋里用生命熬出血泪文章。死的时候,草席裹尸,葬在杂草丛生的山林,数十年的心血连块墓碑都没能换到。

    多么悲哀的人生,一个人干净地来到世间,尝尽爱恨情仇,却总是以悲剧的方式来收场。可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人间还是会有那么多的争斗,那么多的污浊。明知道走到最后就只是一堆草木,一捧灰尘,却还是不肯善罢甘休。那些走进空门的人,要么是真的看透生死,要么就是纠缠于俗爱,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求解脱。无论是陷入感情的漩涡,还是名利的沼泽里,都是自寻苦痛。既是无法做到从容,就只好把生活的书本一页页撕下,无论安排了怎样的故事,只需亲身演完,也就没有遗憾了。

    苏曼殊的《天涯红泪记》并不是他的代表作,只是他人生中一部普通的作品,因为没有写完才让人觉得遗憾。遗憾的不是这本书,只是这不可预测的人生每一天都在制造意外,每一天都会有无法抑制的死亡。苏曼殊并不知道光阴会如此相逼,就像我们不知道哪一天会走到生命的尽头一样。也许我们无须知道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因为他注定不会是名著,只是知道它曾经存在过,知道它将永远带着无法弥补的残缺。

    都说人生因为有了残缺而更加美好,海棠无香却开得更加妖娆夺目,鲫鱼刺多才更加鲜美味醇,红楼未完才更加悱恻缠绵,人生有恨才更加耐人寻味。也许是因为近几年身体多病,苏曼殊的感慨比以往频繁许多。苍白的脸上遮掩不住他翩然风采,落寞的心绪浇灭不了他昨日的情怀。他自知是一个醒世之人,明知道许多结局都是落寞散场,他笑别人在这世间执迷不悟,却不知自己才是那个最痴傻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