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2)
二月,苏曼殊于日本西京琵琶湖游玩,作诗《西京步枫子韵》,“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苏曼殊看似在人间游戏,其实他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自己是佛家弟子。世俗似落红纷乱,令他无法静坐蒲团、五蕴皆空。这种沉湎于世的痛苦,坠落尘网不能自脱的无奈,没有亲身所历只怕都无法真正理解。多少年的飘蓬流转,老去年华,却无处诉说半世的沧桑。这些年,苏曼殊一直为别人讲解经文,只是他自己人生的经书不知道谁来解读。
所以他写下:“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语亦让人为之深深动容。尘寰消长,没有谁抵得过岁月的消磨,我们都是来人间游走的过客,披戴着属于自己的戏服,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纵浪江湖,如草绳的生命到哪天说没就没了。梦断尘埃的那一刻,多少无悔、多少遗憾都一笔勾销。生活不可以讨价还价,命运无论公与不公,我们都要承受。前世种因,才会有今生的果报。如果有无法算清的债,无法诠释的因,都归结给前世,都托付给来生。
这段日子,苏曼殊攻“三论宗”。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因据印度龙树 《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其实参禅悟道并非就要去古刹山林,红尘也可以为道场,世味也可以煎煮成菩提。就如同许多隐士,跋山涉水在幽壑云崖盖一间茅屋,以为这样就远离了尘嚣,然而心里一个简单的俗念,就可以将所有美梦击碎。红尘深处也有无尘境界,人就是这样,越想回头就越回不了头,当有一天走得太远找不到出路,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头了。
春寒料峭,苏曼殊虽沉浸于佛法禅理中,仍不忘人间佳肴美味。他的病再次复发,原因则是游湖之时被风露所侵,加之饮食无度过度疲劳所致。病痛难当,苏曼殊只好就医静养。一个人卧在病榻上,孤独和无助将他裹紧,只有树影在有月光的晚上会偶然来到他的窗前踱步。静坐之时,他常常忘却此生是否安在,素日难以参透的经卷在瞬间都可以了悟。病的时候,虽然孤寂,却有足够的时间容他重新审视人生。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