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2)
苏曼殊自幼身体羸弱,这个富贵的家族带给他的只有歧视和折磨,让他幼小的心灵饱尝人间的辛酸。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现实的冷酷无情就是一把锐利的剑,削去你所有的自尊和骄傲,伤得你体无完肤,无以复加。直到多年后,尽管苏曼殊洒脱不羁,性情舒朗,但每当寂夜无声之时,轻轻碰触童年这道已结痂的伤口,还会疼痛,甚至血肉模糊。这就是印记,雕刻着一段屈辱和悲伤的往事。
苏曼殊七岁的时候上了私塾,他初次接触文字,就被那有生命、有灵性的方块字深深吸引。在书中,他找到了人生华丽的主题,找到了生活中不曾见过的美好和真心。长期的欺凌使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只有在茫茫书海中,他的情思才可以滔滔不绝、无边无际。文字虽然是一味良药,可以拯救薄弱的灵魂,却不能拯救痛苦的身体。大陈氏的刻薄狠毒,令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灾难。一次身患重疾,他被家人弃在柴房,气息奄奄,无人问津。也许是命不该绝,他醒后逃离了这个让他痛恨的家,彷徨无助之时,他走进了寺庙。
是悠远的钟声将他召唤,悲悯的佛说过,要度世间迷梦之人。小小年纪的苏曼殊到广州长寿寺出家,不是因为他看破红尘,悟到禅理,而是世俗没有给这只孤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巢穴。这个被称作人间净土、莲花胜境的地方,给不起繁华世相,却可以给他宁静平安。他跪在蒲团之上,抬眉望佛,佛想度化他,教这个懵懂还不知世事的孩子学会容忍,学会放下。可他尘缘未了,心中尚有执念、有、有不舍,受戒之日,他偷吃了鸽肉,犯了清规,被逐出庙门。这世间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不可触及的界限,倘若越轨,纵是慈悲的佛也要被迫无情。佛法虽无边,却不能随意改变天数,扭转乾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