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谈文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九章 北京人吃文断字(3)(2/2)
    语言交际实践中,适当的“吃文断字”是合理的,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都存在这种现象。例如,巴蜀方言把“做啥子”急读就成了“zua子”,东北方言把“干啥去”急读就成了“尬蛤气”,港台国语把“这样子”急读成“酱紫”。台湾把某个粗口词音转成“哇塞”;北京话把“丫头养的”简化成“丫挺的”,再简化成“丫的”和“丫”,淡化了不文明的意味。只要不影响信息传递,都应顺其自然。但孔和尚既然居住在据说很伟大的北京,就希望北京人带头说一口标准的、全国人民都听得懂的普通话。不要自以为天生标准,实际上人家听了很侉,结果搞得彼此都“稀了糊通”,隔阂越来越深,那可就早晚要出“凶事”了。

    原载《博览群书》2009年10月刊

    题为《好“吃”字儿的北京话》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