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谈文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文艺要有浩然正气(1)(2/2)
    但我觉得在话剧艺术之外,还有非常强的其他意义。现在的艺术作品,经常忽略思想性,忽略文艺的教化功能。三十年以前,教化功能太强,后来要纠正,但纠正到另一个极端去了——完全不讲思想性。现在的很多大中学生存在着没有艺术鉴别能力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好艺术,看艺术作品只是为了笑,看不了让他哭的节目。我觉得这是一种缺陷,我们失去这样的东西很久了。我们北京大学经常有很多国家高级文艺团体来表演,票价很便宜,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好机会,但缺乏这种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好作品。不一定非要演革命传统的,例如传统文化的、外国的都有感人的,都有浩然正气的。这个戏的浩然正气就特别多。

    这个戏首先好在它的构思上。传统话剧讲“三一律”,我觉得这是孟冰的一种新的“三一律”,他把中国革命史,把中国百年来重大问题的思考凝结在西柏坡、凝结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个小小时空中。我今天看到观众席上有两位乌有之乡的年轻朋友,说明这个戏已经赢得了正义民众的注意。他们不是干部,不是官方的,他们是代表热爱的中国老百姓。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尖锐,这个戏是有这方面含义的,有几个地方我还是心领神会的,比如毛蒋对话,自己具有一种考试意识。整个这出戏也是一道艰难的考题,这个考题处处拷问着今天的人,不光是给党中央、给领导干部考试,每一个中国的文化人都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你希望中国怎么办?你让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

    戏里的说,我们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今天的中国人是不是还这么认为?据我所知,今天很多中国人不这样认为,今天很多人认为中国革命错了。一大批所谓精英学者,他们认为我们搞社会主义搞错了,搞革命搞错了,我们今天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应该给美国当孙子,做三百年殖民地。说这样话的大有人在,不仅学者,还有官员甚至中央党校的教授,中国今天又一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各位是搞艺术的,不一定去看那么多的材料,就知道实际上今天中国思想界在进行着激烈的交锋,这个交锋就像当年郭沫若先生写《甲申三百年祭》时一样的。看各位的表演,我除了在感性上被打动之外,在理性上也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回答社会重大问题,应当向老百姓指出是非善恶,光明和黑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