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谈文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5)(2/2)
    理论上,从中国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来讲,顶尖精英应该是能培养出的。除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还有什么原因阻碍了顶尖精英最终没有出现?时代英才辈出,包括八十年代很多的杰出人才其实都是在毛时代受的教育,陈景润、王选就是典型。我们不禁发问,1978年以后培养的人才现在都在干什么?令我们汗颜的是,竟然说不出几个名字来。三十多年过去了,应该出顶尖精英了,可是没有出,应该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可是只有一堆尴尬的论著。

    在技术层面上我们都超过了老师,因为八十年代大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好,古今中外的资料都可以接触,但是现在没能做出比肩前人的成就来,简单地发牢骚,骂国家不好、政府不好都无济于事。虽然我们很多物质条件都比前一代强,但是有一条绝对不如前辈们,就是我们现在没有闲工夫。钱理群、洪子诚那一代老师年轻的时候,精神上是一种贵族状态,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们现在就没条件提供这样一个有闲的精神空间。中文系刚出一本《筒子楼的故事》,很多老师回忆住在筒子楼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他们埋怨自己住得窄,天天都是锅碗瓢盆的事儿,但是那时候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大家会考虑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一点,我现在特别羡慕他们,他们曾经沃土啊。有了沃土,还愁不出天才吗?

    原载《绿叶》2010年第7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