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行为上低调一点儿(7)(2/2)
    “那么,你们再想,秦王那么厉害,我都敢在秦廷大声叱责他,责骂他的文武高官,难道我会害怕廉颇吗?我之所以不与廉将军争执,所想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侵扰赵国,只是因为有我和廉颇两人。现今如果两虎相斗,必然会造成内耗,使外敌有可乘之机。我这样避让廉将军,正是考虑到国

    家的利益啊!”

    众门客顿时醒悟,深深地被蔺相如的品格所折服。他的话传到廉颇耳中,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羞惭不已,立即上蔺府“负荆请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美谈。

    然而,也有许多人不知道“和”字的重要性,他们的人生常常是充满波折甚至是不幸的。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因感情用事、失去和气而被杀的典型人物,他就是祢衡。祢衡文才颇高,但因桀骜不驯,不懂得搞好人际关系,结果不但没有让自己的才能受惠于世,反而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来到许昌。当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有许多知名的人士,如司马朗、荀攸、赵稚等。有人劝祢衡结交这些名士,祢衡却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不愿与这些人交往。

    汉献帝初年,孔融上书推荐祢衡,大将军曹操想召见他。目中无人的祢衡连曹操也看不起,称自己有病,不理睬曹操的邀请。曹操求才心切,还是给他封了个击鼓的小官。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命祢衡当众击鼓为乐,祢衡为了让曹操颜面无光,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光衣服。曹操对祢衡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愿因杀他而败坏自己的名声,于是就把他送给了荆州牧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一些人。刘表就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一次,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因无礼而受到黄祖训斥,祢衡竟反唇相讥。黄祖一气之下就把祢衡杀了,当时祢衡年仅26岁。

    从以上蔺相如和祢衡的两则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为人之道:一个低调做人,以“和”字为要,把大事化小,求得和睦相处,结果征服了他人的傲心;一个高调做人,以“傲”字为要,看不起他人,看不到“和”的重要性,结果丢了性命。

    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

    为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得到的是对方深深的感激;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赞美对手的过程中,自己抛弃了自私与狭隘心理,从而使自己更具大家风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