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姿态上低调一点儿(16)
    第三章 姿态上低调一点儿(16)

    古往今来,政治、军事斗争和各种争权夺利的斗争瞬息万变,极其复杂。善于寻找合适机会的人,能够忍受暂时的屈辱,做到“该低头时且低头”,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取得最后成功。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做到该低头时且低头,还应学会主动消除各方面隐患,善于为下一步行动提前作好准备。

    隋朝的隋炀帝性情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隋朝的许多官员见隋朝大势已去,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这些经历,使隋炀帝对朝中的大臣持有很重的疑心,他特别注意外藩重臣的一举一动,生怕他们背叛了自己。李渊(即唐高祖)曾担任朝臣和地方官,因他的恩德和声望,许多的英雄豪杰都前来归附。这样却会遭到隋炀帝的猜忌,大家都替他担心。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顿生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隋炀帝的话告诉给了李渊,李渊知道如果长此以往,隋炀帝迟早会对他下毒手。他考虑过早起义又力量不足,更加谨慎起来,于是默默等待时机。为了解除隋炀帝的猜疑,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故意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结果,他的所作所为果然让隋炀帝放松了警惕。后来,李渊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名臣张居正也是在不动声色中暗中结纳人缘,积蓄力量才登上相位的。高拱在当首辅宰相之前,张居正就看出了苗头,尽心与他结纳,两人互相钦佩,经常称赞对方的才能。等高拱做宰相之后,张居正又紧紧地追随他,高拱为人性格直爽、倨傲,很多人因受不了他的性情而离开了,唯独张居正能够

    卑辞以事,始终没有离开。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要甘于低头退让,这样才能更好地处世。在自身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能把这种“低头做人”的姿态,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他日东山再起,那么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只是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怨天尤人、听天由命,那么就将永远使自己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