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附录 常见电影名词解释(2)
    附录 常见电影名词解释(2)

    【电影剧情】

    从剧作角度说,指作者对生活观察、概括、提炼和加工后所形成的塑造人物和体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框架。在具体剧作中,它总是依据事件的因果关系,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虽然也含有开端、发展、和结局等几个剧情组成部分,但不展开描述人物性格发展,只是叙述故事进程。电影剧情也指影片中情节性内容的总体构成,但与电影的情节性要求不同。电影剧情在影片中必须依托故事而具体化,所谓剧情即影片的故事性。

    【电影小说】

    指采用小说体裁叙述影片故事内容的一种作品样式。它一般产生于影片上映后,对影片的故事情节等基本上是用文学语言做再现性描述,同时也考虑电影艺术的表现特点,使看过影片的读者从中产生回味,使未看过影片的读者被吸引。作品篇幅一般比电影故事梗概要长数倍。我国曾编写过《世界电影小说集》,是一种注重借鉴、融合电影艺术手法写作的文学形式。

    【电影素材】

    指从生活中搜集到的尚未经过电影创作人员系统加工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资料。艺术创作离不开素材准备,电影素材是编剧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情节的原始生活基础。各门类艺术在选择创作素材时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电影编剧必须注意作为电影艺术生活基础的素材本身所具有的视听可转换性。

    【电影题材】

    电影题材有两个观察角度,即电影剧作角度和影片角度。它们都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狭义的题材含义。指剧本或影片中创作者根据从生活中形成的创作意图对搜集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剪裁、加工而形成的作品内容,即具体表现的事件、生活现象,二是广义的题材含义。指剧本或影片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现象的对象、性质和范围,如农业题材、商业题材、军事题材、历史题材、儿童题材等等。这些题材还可做层次细分,如历史题材下面分为古代历史题材、近代历史题材等,近代历史题材又可分为近代革命题材、近代商业题材等。剧本和影片的意义和深度与题材有关,但并不一定取决于题材所反映的事件大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