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汉城的收获,已经让李中易比较满意,战费以及物资的消耗,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说白了,李中易现在就是拿着高丽人自己的钱粮,进行着搞垮高丽朝廷的阴谋。
如果,顺手再搞定开京,嘿嘿,此次出兵高丽必将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倭人现在到了哪里?”李中易始终高度重视倭军的动向,他放下手里的茶盏,含笑问杨烈。
杨烈走到巨大的军事沙盘前,提起靠在一旁的长木棍,指着全州以北的一座大城市,笑着介绍说:“据哨探的报告,倭军拿下全州之后,如今正在围攻高丽中部的清州。”
“嗯,倭军的装备如何?”李中易还没亲眼见过倭军,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杨烈笑道:“倭军少有马军,几乎全是步军,据哨探的暗中仔细观察,倭军的武士主要是以长竹枪、太刀和长的打刀为主,他们所用的弓很长,却是竹制。据哨探观察,倭军的这种竹弓杀伤力极小,很难射穿高丽人的铠甲。另外,倭军的竹枪和我军”
李中易点点头。倭军的太刀和长打刀,由于是私人所制,又继承了唐代传过去的百炼钢的冶金技术。所以,客观的说,刀还算是锋利的。
只是,倭军的竹弓,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著名的倭人战国时期,许多武将即使被弓箭射成了刺猬,照样可以活蹦乱跳。
换句话说。倭人的竹弓,在李中易的眼里,就是个渣渣。
“高丽人的弓怎么样?”李中易心中有数。高丽人根本不会玩弩,所以只问了弓的情况。
“老师,高丽人最强的弓,也就相当于咱们大周的一石弓。”杨烈摇了摇手里的小扇子。“自从查抄了汉城军器库之后。学生已经命人从中挑选出五千张可用之弓,打算配备给厢军的士兵们。”
“厢军的士兵,大多数不会射箭呢,我的小烈啊。”李中易故意想为难一下的杨烈。
杨烈笑嘻嘻的说:“我的老师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破虏军中的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哦。嘿嘿,老师您不是曾经教导过,利用弓箭攻击敌军。其实最重要的是射击密度的问题么?学生不才,也不要求厢军士兵的准头。临战的时候,只要能够听从号令,把弓箭射到指定的方位,只要不是南辕北辙,也就足够了。”
“嗯,那为何不给破掳军的将士们都配上弓呢?”李中易又给杨烈出了个难题。
杨烈贼贼的一笑,说:“老师啊,您以前讲过的哦,将士们的体力非常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比如说,弓弩队专门负责远距离射击,刀盾队就负责掩护长枪兵,长枪兵则主要是提防敌军的骑兵突然冲击我军的方阵。”
杨烈的解释,可谓头头是道,而且,字字句句都是李中易曾经传授过的作战知识。
“嗯,你说的的确没错。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尽可能的扬长避短,发挥我军之所长。”李中易喝了口茶,侃侃而谈,“倭军除了太刀之外,几乎人人都有长柄的打刀,这么一来,如果不能把倭军的队形击散,那么,短兵相接的时候,我军势必会吃亏。”
“嘿嘿,吃亏的买卖,可不能干啊!”李中易笑望着杨烈,继续补充说,“既然倭军已经拿下了高丽南部的全州,想必已经获得了比竹弓更强的高丽弓。”
杨烈心头猛的一震,李中易的提醒,来得非常及时。否则的话,他主管下的参议司,很可能犯了刻舟求剑的主观错误。
“多谢老师教诲,学生知错了。”杨烈恭恭敬敬的冲着李中易一揖到地,态度异常之诚恳。
“嗯,知道该怎么干了吧?”李中易欣慰的望着杨烈,这是他最好的学生,心血可是花了不少啊。
“学生这就安排下去,让全体将士,无论破虏军还是厢军,每个都要背上一张弓和两壶箭。”杨烈这一次可不敢疏忽大意了,仔细的琢磨了一阵,这才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为将之人,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太过拘泥于常规。”李中易抄起一支长木棍,指挥着漫长的高丽海岸线,“作为参议司的职责,就是要在作战之前,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尤其要推敲不可能的各种情况。比如说,万一倭军不走陆路,反而利用水军偷袭汉城,咱们该怎么办?”
杨烈的身子陡然一僵,如果不是李中易及时提醒,他还真就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老师,学生这段日子,过于狂妄了。“杨烈心悦诚服的认真下拜,感谢李中易的无私指点。
李中易摸着下巴,眨了眨眼,说:“高丽国的中部地区,已经被各地的叛军搞得乌烟瘴气,遍地哀鸿,难于就地取粮。如果你是倭军的总大将,你会怎么做?”
杨烈凝神细细一想,突然惊叫出声:“老师,学生明白了,您布了个天大的局……”
李中易忽然哈哈一笑,说:“佛曰不可说,天机不能泄露也!”说罢,转身去了后堂。(未完待续。。)
ps:现在是622张月票,如果凌晨前超过了642张月票,司空一定在24:10分左右加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