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上如此成功的贾母,为什么会有“难得好生乐一日”的说法?难道她久不快乐了吗?是的,应该说,一种淡淡的愁云总是袭上贾母的心头,使嘶能真正的快乐起来。
试想,当她渐渐老去的时候,她看到的是她的儿孙一个个如此的不齐!只知奢侈淫乐,饱食终日。教她如何在享乐的同时,没有忧虑呢?要知道一个人的晚年原本应是清静享福不理家事的时候,但事实是除了小事之外,她是无法放手不管的,贾母所开创的贾府之盛无人能继!谁之过耶?
历史的片断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翻开中外历史,此类事例屡见不鲜。远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此君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帝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成为一代千古明君。但他却没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者,以至于在他晚年的时候,唐王朝便已有大厦将倾苗头。果然,若干年后,唐王朝在他儿子李治手上变成了武曌的周王朝。
好在,唐王朝是幸运的,历史给了他死灰复燃的机会。又一个李家的后代,叫李隆基的,秉承了其祖之遗风,也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帝位,其开元之治直追其祖的贞观之治,使唐王朝得以延续下去,可惜到了晚期却骄奢淫逸,那顾得上为李家王朝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唐王朝在他的手上从此走向衰落。
近的,就说清王朝,早期的清王朝也与唐王朝一样出了几个明君,于是,清王朝也就有了著名的康雍乾盛世。而清王朝的没落也是从最后一个明君乾隆的晚期开始的。这些都不必再赘。只说晚清时那个叫慈禧的女人,这个女人在丈夫咸丰死后,政治上通过一系列成功的阴谋诡计,整个大清朝便落在了这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女人手中,此时的大清积重难返,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西方列强。
然而已是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楞是在这个女人的手里,对内减轻农民的赋税,对外进行洋务运动。又让大清朝兴盛了一段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如此,早期的慈禧也算是明君了。可惜的是,晚年的慈禧只知道骄奢享乐,而又不甘心放权,更不会像孝庄那样一心培养康熙这样的接班人,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馈的老妇人!大清朝快速走向灭亡已是必然。
这种家事即国事的中国封建历史,就如同改革开放之后兴盛起来的家族式企业。家事即企业经营事务。当前,大多室族式企业已经到了第二代接班的时候,如何使家族式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个家族式企业的创始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有些企业创始人做生意谋发展很是精明,但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却碍于亲情,感性高于理性,致使企业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面临倒闭。而有的创始人却在走两条路,一是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高薪引进外姓管理人才,共同经营企业。二是注重培养直系亲属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一旦时机成熟便功成名就,耐住寂寞,退到幕后。
在贾母的身上多少有点折射,一个人事业成功后又眼睁睁看着败落了的味道。她最大的失误也许就是没有能好好培养出一个在她百年之后,能支撑贾府局面的人!她最钟爱的贾宝玉行吗?贾府子弟都是清一色的只会溜鸟耍贫嘴、做票友捧角儿的八旗子弟。发展到贾珍这一辈竟眠花宿柳,聚众豪赌。这样的子弟能有何作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