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烂掉的一代:贾珍的奢靡(1)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意思是富裕之家,到了第三代便会走向没落,这也是封建王朝不断更迭的原因。一个家族的鼎盛,往往是第一代人励精图治的结果,而第二代人作为合格的继承者,也能将家族的鼎盛推到极致,这一方面是第一代人注重对第二代人的培养,另一方面是第二代人成长在第一代人的励精图治中。而第二代人,却往往不懂得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怎样的培养。致使他们生活在优越的锦衣足食之中,不知人间之疾苦,更不知创业之艰难。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个情节,主角白景崎,不到20岁时,被母亲撵出家门,他便带着身有孕的妻子和管家偷偷给的10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三万元),闯荡山东去了。结果,在山东赚得一份家业。若干年后,他接掌了白家的老基业,并使之发扬光大。白景崎正是白家的第三代,自小顽劣异常,纨绔之气甚浓。对于他的教育,当家的母亲费尽了心思。最后,不得不对爱子出此下策,撵出家门。让他独自闯出一番事业,补上励精图治这一课,为接掌白家的基业打下基础。
贾府传到贾珍当族长时,竟已是第4代了,贾府子弟中皆为“何不食肉縻”者。那么,作为族长的贾珍呢?请看文本通过冷子兴的口述对他的评价: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瞧,有这样的人当家,一个鼎盛家族迅速走向没落,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贾府从第一代宁国公、荣国公开始,应该是以马背上的武功赢得上流社会贵族之家的政治地位、政治待遇的,这点可以从贾府老奴焦大的醉骂中得知。到了第二代“代”字辈,可能还有从父征战的生活经历。到了第三代,就有点弃武从文的意思。
两府中,共有四子,宁府长子早夭;次子贾敬,竟是,乙卯科进士。荣府长子贾赦,承了世袭,虽没有功名,平时也有些文人的喜好,比如收藏古扇。次子贾政,则自幼酷喜读书。
这是“代”字辈,对“文”旁辈注重文化教育的结果,因此“文”旁辈持赦之外并未做多少败家损业的事来。但“文”旁辈普遍不知如何守业。因为他们缺少乃父乃祖两代人创业的经历。他们更不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后代,延续家族的鼎盛。但出于一种惯性,此时的贾府也算鼎盛之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