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选剧第一(2)
    选剧第一(2)

    【注释】

    ①衣钵:僧尼使用的袈裟和食具。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作为凭证,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老师传给学生的学业、知识。

    ②《箫》、《韶》:传说中虞舜时的音乐。

    【译文】

    选剧本教戏童唱戏,应当从旧剧本教起。旧剧本练熟之后再慢慢地让他们学一些新的剧本,千万不能先教新剧本后教旧剧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戏师教戏,总是对旧剧本要求严格,对新剧本却很草率。因为每个人对旧剧本都很熟悉,稍出一点错,观众就能看出来;新戏人们只是偶尔见到,就是有一点破绽,观众也不一定全都知道,这样就可以把短处隐藏起来。况且旧剧本流传到现在,不知道经过多少名师的衣钵相传,剧本中不当的地方也肯定得到了修正,已很完美的地方也更加完美了。这好比八股文中的以“大学之道”、“学而时习之”为题目的各种文章,名作层出不穷,谁也不敢轻易动笔去写。

    新剧本就像是巧妙地搭配新题目,写的文章只要有一点长处,便会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所以刚开始学唱戏,一定要从旧剧本学起。而且在旧剧本中又必须从《琵琶记》、《荆钗记》、《幽闺》、《寻亲记》等旧剧本开始学起,因为腔调和配乐的准确,没有超过这八部戏的。把这些曲子当样本唱熟了,那么以后唱的曲子,腔调就不会错了。旧曲唱熟了之后,就一定要间杂学学新曲子。千万别听那些拘束、迂腐之人的话,认为新戏比不上旧戏,就把它们全部抛在一边不去学。演古戏,比如唱清曲,就只能让几个知音听了觉得很美妙,而不能让满座宾朋看了都觉得满意。听古乐会让人想睡觉,听新乐则会让人忘记疲倦。古乐不一定非要是《箫》、《韶》,《琵琶记》和《幽闺》等曲子,在现在就算是古乐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