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白第四(1)
小序
【原文】
自来作传奇者,止重填词,视宾白为末着,常有《白雪》、《阳春》其调,而“巴人下里”其言者,予窃怪之。原其所以轻此之故,殆有说焉。
元以填词擅长,名人所作,北曲多而南曲少。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由是观之,则初时止有填词,其介白之文,未必不系后来添设。在元人,则以当时所重不在于此,是以轻之。后来之人,又谓元人尚在不重,我辈工此何为?遂不觉日轻一日,而竟置此道于不讲也。予则不然。
尝谓曲之有白,就文字论之,则犹经文之于传注;就物理论之,则如栋梁之于榱桷①;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脉,非但不可相轻,且觉稍有不称,即因此贱彼,竟作无用观者。故嘱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有最得意之曲文,即当有最得意之宾白,但使笔酣墨饱,其势自能相生。常有因得一句好白,而引起无限曲情,又有因填一首好词,而生出无穷话柄者。是文与文自相触发,我止乐观厥成,无所容其思议。此系作文恒情,不得幽渺其说,而作化境观也。
【注释】
①榱桷:椽子。
【译文】
向来编戏的作家,只重视填写曲词,而把宾白当做最不重要的,戏曲中常常具有《白雪》、《阳春》般的高雅曲调,却有着下里巴人的粗俗宾白,我私下里对此感到很奇怪。考究写曲词的人为什么会轻视宾白,原来也是有原因的。
元代作家擅长填词,名人所写的戏曲中北曲多而南曲少。北曲里面的宾白,每折戏不垢句话,即使去掉宾白只读曲词,也都能一气呵成地读下来,没有断断续续的痕迹,这些宾白似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由此看来,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填写曲词这回事,其中的宾白,可能是后来的人添加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