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制度第一(11)
    制度第一(11)

    至于香炉有底有盖,过去的都是这样。之所以用底和盖,也不是没有原因。炉盖是用来覆盖香灰的,这样刮风时香灰才不致于四处飞扬;炉底就是底座,用来隔手,移动香炉时,拿着它当手柄,以防止手上的汗渍沾到香炉上,使炉上有痕迹。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然而用底座时多,用盖时少。为什么呢?香炉放在房里,时刻在焚香,没有什么时候需要用盖,没有风的时候,灰不会自己飞扬起来,即使有风,也会被窗帘挡住,没有熄灭有用的香火来防止未必能刮进来的风的道理。这样炉盖实在是累赘,完全可以不要。然而我有我的看法:炉盖有时也需要,只是前人制作得不完善,让人觉得有用的东西没有用了。炉盖本来是用来挡风的,单单没有想到如果香炉没有火,就不只是炉盖可以不用,连香炉也可以不要了。如果香炉一定要有火,盖上火就熄了,用盖干什么?

    我曾经在早晨看花傍晚看月亮和夏夜乘凉的时候,或是登上最高的楼台,或是住在极开阔的地方,往往自己随身带个炉子。风起的时候灰也飞起来,让人束手无策,才觉得前人呆笨,设计东西不懂得规划周到,以至于麻烦还留到了今天。同样是一个盖子,干吗不在顶上钻一个大孔,没风的时候收起来,有风的时候盖上,风吹不进去,灰也扬不起来,而香气从下升上来,又不会受阻挡,这办法不是很好吗?只需要把原本就有的东西,稍加变化,就可以使无益变为有用。古人点铁成金,所点的不一定是铁,所成的不一定是金,只要能把不值钱的变成值钱的,那就是神仙的妙术了。这里说的是香炉。

    花瓶以瓷的最好。这样养花的水不容易变浊,而且没有铜腥气。但铜的有时候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冬天结冰,瓷瓶容易破裂,一不小心就成了废物,所以应该用铜的来代替。瓷瓶如果装上胆,就不用担心这种事了。胆要用锡做,切忌用铜做,铜一沾水就会有铜青,有了铜青再装水,腥气就会比没有铜青的时候厉害十倍,所以应该用锡。而且锡柔软容易成型,价格也比较低,铜很硬又难以加工。用锡的好处不只一样。

    瓷瓶用胆人人都知道,但是在瓶胆中安撒,这样做的人却不多。把花插在瓶子里,一定要插在空处,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枝梗,随手就自然得宜,否则挪动布置的功夫就少不了。有一种花枝很倔强,不肯听人指挥,我想把它放在左边,它偏要朝右;我想让它向上,它偏偏向下垂,必须用一个东西来制服它。这东西就是所谓的“撒”,它是用坚硬的木头做成,形状大小不拘一格,中间可扁可方,也可以是三角形,但外面必须是圆形,以便和花瓶相吻合。这种东西可以准备几十个,以备各种情况取用。总之不花一钱,和桌撒一起拾取就可以了,其他地方丢掉的东西,在这里再收起来。这本书一出,世界上难道还会有废物吗?

    ○屏轴

    【原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