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制度第一(8)
    制度第一(8)

    我游历广东东部,看见市场上所陈列的器具,大半是花梨、紫檀木的,制作得十分精巧,只是在四面镶铜裹锡的时候,把木头棱角都给包镶起来了,在设锁的地方,一定弄一个铜枢,虽说花样繁多,但觉得像多出一样东西似的。比如一口箱子,磨得像镜子一样光亮,怎么可以让镜子上有渣滓呢?一个做工精良的匣子,摸上去和玉一样,怎么可以让玉上有瑕疵呢?

    有人送我一个“七星箱”,起这个名字,是因为里面分成七格,每格一个抽屉,好像星座的分布一样。箱子外面是插盖,我很喜欢它从上往下都没有钉铜枢,看上去整洁平滑,就考虑怎么给它上锁。把它拿给工匠,让他在中心的位置装一个铜制的暗闩,藏在箱壁中使人不能察觉,从后向前,到达箱盖,盖上钻一个小孔,不要透出去,只让暗闩透上去一点,使它抽不动就可以。再用一寸大小的全锁,锁在箱子后面。放在桌上,有如浑金璞玉,整体都很光滑,没有什么东西遮掩,找不到开关,就像没有锁一样,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却打不开时,才知道需要用钥匙。这是其一。

    后来游览三山,看到当地所制的器具都是雕漆的,工艺精致无比,色泽光怪陆离,但它的毛病也是在装锁的地方,太繁琐了。我把意见告诉给工匠,要他稍加改变。工匠说:“我们这地方能工巧匠很多,如果能改变的话,不会到现在才改。如果想要掩盖上锁的痕迹,除非不上锁。”我说:“果真是这样吗?”暖椅制成之后,我想要在上面加一个匣子代替几案,于是就让工匠去做。上下四边,都让工人自己雕漆,做成以后,根据所雕的图案来考虑。前面有抽屉的,雕的是博古图,即樽罍钟磬之类的东西;后面没有抽屉的平板,雕的是折枝花卉,即兰菊竹石之类。上面都着五彩颜色,看上去光怪陆离。但是抽屉太宽,开关时不合缝,不是左边进右边出就是右边进左边出。

    我想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既掩蔽了锁的痕迹,又使抽屉开合没有这个毛病,使得使用和美观这两面都照顾到。让工人也做一条铜门,贯穿抽屉的正中,上面盖一块薄板,这块板就是从中分开的界线。一个抽屉分成两格,这是常理。谁知道有一件东西贯穿其中,而使前后连贯为一体呢?有这么一件东西贯穿其中,抽屉进出就永远都笔直,而不会有太突出或太深陷的毛病了。

    匣子前面所雕的博古图是一个三足的鼎,旁边一个炉子一个瓶子。我鼓掌大笑道:“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就用这上面的方法来整治它本身巳经足够了。”就交给铜匠,让他照三样物品的样子,各打造一个出来,钉在图案上。鼎和炉子、瓶子本身都是铜器,漆器上的图案还要模仿,何况是真的铜器呢?不用说也是像极了。鼎的中心装一个小孔,旁边装两个小纽,使抽屉关紧的时候,铜闩从里面伸出来,跟纽相平,闩和纽上都有眼,加上一个寸金小锁,就像鼎上原本就有的东西,虽然加了一个东西也跟没有加上一样。锁是锁上了,拉开抽屉的时候,手上抓着什么呢?这不是便于关而难于开吗?不是的。瓶子和炉子上面,原本应该有耳,在上面加上两枚铜环,抓着这个做柄,那么开抽屉就不用费力了。这是规划正面的方法。铜门既然从里面出来,必定在后面生根,不能不透出木匣背面。这样一块铜皮和补缀连接的痕迹,就都不能掩盖了。怎么才能像天然做成的呢?背面所雕的花卉中,菊花处在中间,菊花的颜色大多是黄色的,跟铜相似,就用几层铜皮,剪成一朵千层菊,让暗门透出的地方,穿到菊花里面,胶粘牢固。这样就根深蒂固,还有什么能摇动呢?我在这件东西上面,纯粹是用天然的方便的而没有人力的雕琢,就像有鬼物藏在里面,通过我的手来达到这种特别的效果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