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第三(5)
②匡衡凿壁:《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幼时家贫,为人佣作,“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烛光而读之”。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译文】
书房的墙壁最应该自然大方,想要它自然大方,一定不要用油和漆。油与漆这两种东西都是俗物,前人不得已才使用,并不是喜欢这样做。门和窗棂之所以要用油漆,是为了遮蔽风雨;厅柱屋檐之所以要用油漆,是为了防止沾上污物。如果书房之中,很少有人来往,也不会遭受风雨侵蚀,没有上面说的两种麻烦,却也刷上油漆,使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刺鼻的油漆的气味之中,那还不如直接把油漆刷在身上呢?用石灰粉刷墙壁,并磨到很光,是上等的做法;其次用纸糊。纸糊可以使柱子和窗棂都是同一颜色,即使墙壁用灰粉刷,柱子上也须用纸糊,这是因为纸的颜色和灰相去不远。墙壁上自然不能少了字画,但是贴得太多,不留一点空地,那是文人俗气的做法。
天下万物,以少为贵。满墙的壁画并不是不好,但是贵在偶尔看到,像王恺陈列四十里,石崇陈列五十里,那就像是一个白天的闹市、锦绣罗列的交易市场了。看到繁杂的地方,能不让人厌倦吗?古时僧人玄览,在荆州陟屺寺做住持,张璪在斋壁上画了古松,符载为它写了赞词,卫象为它题了一首诗,他们三人也称得上当时的三绝了。玄览却用粉把他们画的写的东西都给刷掉了。有人问玄览为什么要这样做呀?玄览说:“没用的东西让我的墙壁像长了疥一样。”虽然是高僧的话,但未免有点太过火了。像近来的寺墙,长篇短幅,写得满满的,就像大道上繁忙的旅店,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在上面题字,其中少的只有一句话。一句什么话?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同某人在此一乐。这才真的是让墙壁生疥,我希望能用玄览的方法来处理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