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木本第一(2)
    木本第一(2)

    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注释】

    ①韩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匙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乌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牡丹在群花中称王,开始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的牡丹与最好的芍药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说武则天冬天游后花园,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花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我这才恍然大悟说:“原来牡丹花比其他花强的地方就在这里,它的被贬也是一定的了。当然如果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以外的耻辱呢?”(韩诗{1}:夕贬潮阳路八千)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如果违反季节,那么就算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冬天还是长不出一根麦穗。武则天虽为人主,但是她能强令公鸡白天打鸣吗?如果她有一定的见识,就应当把所有的花卉全部贬到别的地方,只推崇牡丹。花王的封号,本应从武则天赏花的这一天开始。可惜她的见识太浅,而且倒行逆施,武则天就是这个样子啊!

    我从甘肃的巩昌带回十几棵牡丹,朋友用“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的诗句嘲笑我。我说:“牡丹是因为坚守自己的节操才被贬的,我把它们带回来,这是趋冷而不是趋热。”现在对于我得到的这个结论,更加明确了。种植牡丹的方法,在名人的书稿当中已经记载得非常全面了。如果我再谈,就又是拾人牙慧了。但有最重要的一点,花谱当中偶尔有记载但是说得不是很全面,让我把它说完全吧!所有的花都有正面、反面、侧面。正面应当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曲,只有牡丹决不肯通融,让它朝南就会生长,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牡丹改不了的臭脾气,武则天都不能让它屈服,又有谁能使它屈服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