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镇(1)
王英琦
作者简介
王英琦,女,1954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祖籍安徽寿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的颇具个性、引人瞩目的女散文家。著有散文集《热土》、《戈壁梦》等。出版过《守望灵魂》、《求道者的悲歌》、《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等十七部散文集。早年写过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散文曾获全国及省级奖,曾被介绍到日本、印度及欧洲诸国,并被新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等书列为专章介绍的中国少矢位重点散文家之一。创作上多年来坚持人文关怀和人道情感。在报刊多次撰文谈到中国文学的弊端。倡导文学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散文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美文观,向人类文化的多极性、高阶美发展。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作家用整体人格与世界对话。
她的散文,多以抒写情愫、剖示心灵为主,也写人间世态。不管哪一种,都涤荡着一颗真诚、炽热的心,有着毫不掩饰的人生体验与追求,灌注了奋进的鲜明个性。
我常常执拗地思念着一个小镇……
六八年,当我还是个扎着朝天小辫、常爱把鼻涕抹在袖口上的十五岁的小姑娘时,便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了。
下放的地方原是我的老家。它北濒淮河,南靠一座无名小山,虽称不上奇山秀水,倒也看着怪舒服的。
十五岁的城市孩子下放到农村又能干什么呢?
人家挑稻把,一挑就是十几捆,我只能用铁叉一头凑合一捆;人家栽秧,我在旁边甩泥团、捏小人;人家刨花生,我偷嘴;人家吹玉米,我大嚼玉米秸……
当时,对我最富有诱惑力的莫过于离村只有一里路的小镇了。
第一次上小镇,就深深吸引了我。小镇虽不大,却沸沸腾腾,热热火火,挤满了扛麻袋、挎篮子、赶牲口的庄稼人。十几家“林家铺子”似的小店集中在一起,倒也还招人一看。最显眼的要称那些摆零食摊的了,什么糕呀饼呀,绿豆丸子、糖葫芦、五香豆、芝麻糖……应有尽有,惹人嘴馋。要知道,在当时,这些东西在大城市里是根本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却是满街铺天盖地的大字报……
于是,我开始天天到小镇去,最高纪录一天可达四趟。这多半是因为离得近。当然诸如干活累了、无聊了、嘴馋了等,也都是我不倦地往小镇跑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