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作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的作品不易读懂,而他的爱情生活更是错综复杂,他先后与两个姑娘3次订婚,又3次解除婚约,直到40岁辞世时始终是孑然一身。他去世后留下的《致菲莉斯的情书》和《致密伦娜的情书》不仅是研究其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别具特色的文学作品。
由于与菲莉斯相恋5年之久,所以《致菲莉斯的情书》篇幅达60万字之多;与此相比,《致密伦娜的情书》虽然仅20万字,但评论界的评价却更高,称之为: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之一震撼人心的爱情小说卡夫卡晚年最为动人的灵魂绝唱它是这位蜚声当代世界文坛的奥地利小说家一次巨大感情波澜的真实记录,是这位不幸的犹太人和单身汉晚年的一次最为动人的灵魂绝唱!
密伦娜是当时维也纳颇有才华的作家之一,比卡夫卡小12岁。她与卡夫卡初识于1920年,当时她给卡夫卡写信询问可否由她将卡夫卡的几篇小说译成捷克文。他们认识后,她很快爱上了卡夫卡,而且主动进攻。她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爱融化了卡夫卡心中的坚冰,每次与她约会回来,卡夫卡都容光焕发,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由于密伦娜是已婚女子,卡夫卡与她的会面只能偷偷进行。他在给密伦娜的信中既不写日期,也不写收信人的姓名,署名也只是个缩写字母,或干脆只写“你的”,甚至只写星期。信只能寄往邮局,由密伦娜亲自去取。
《致密伦娜的情书》文笔优美动人,感情热烈真挚,但表达方式却是含蓄而曲折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卡夫卡与密伦娜的爱情一直陷于“理”与“法”的矛盾之中,惶恐不安的情绪始终笼罩着他俩爱情生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卡夫卡整个作品的风格基调,即恐惧感在其小说、书信、日记、郧中无所不在,出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异化给他造成的前途莫测、彷徨无定、理想幻灭的种种心态。
然而,尽管这一爱情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注定失败的性质,但卡夫卡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致密伦娜的情书》反映了其惶恐的追求、绝望的斗争以及为理想而激动的颤抖,这也是这些平常的爱情书信为什么会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的原因所在。
推荐篇章
《十一个儿子》、《权利与女人》、《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