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品赏析
《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母亲、回忆童年经历的散文。胡适幼年丧父,其母23岁就守寡,承担起操持家务,抚育子女的重担,其间经历多少磨难,人世的辛酸,这是作品所翼达的主题。文章表现了母亲的仁慈、温厚、勤俭、识大义、能容忍的种种美德,并且给予了胡适至性至情的伟大母爱,这些都深深铭刻于胡适的心灵。胡适在外求学13年中,他之所以为长时期离开母亲而愧疚,是有违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文章从胡适与其母相依为命的童年写起。作者在开篇并未提及母亲,而是自己童年9年中的几件小事,写每天早上的“晨教”让“我”知道自己在过去的一天里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突出了母亲教子有方,另外还突出了母亲的勤快。从“罚跪”事件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严厉的管教,及对“我”的期望。母亲是每个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她们会影响子女一生的成长方向,作者日后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在做学问上的成就,不能不说是母亲的昔日严厉教育的结果。以上这些看似无意的小事实则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接着作者转入正题,选了与母亲有关的几件重点事例作陈述,如:母亲用舌头为“我”添眼病,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哪爱是那样深沉,那样厚重。作者在母亲那里不但学到了爱,还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仁慈待人及刚强做人。当“我”的两个嫂嫂发生冷战时总是母亲从中和解,当母亲自己受气时就哭一场,哭自己死去的丈夫,哭自己,母亲的哭也是一种调解矛盾的方法。母亲的温和和善良并不代表母亲的柔弱,当五叔的话中伤母亲时,则显示出母亲刚强的一面。作者以平实委婉的语言娓娓叙来,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待人仁慈,温和而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形象而鲜明,文章将一个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典型的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结尾作者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和人生道路的第一人,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笔流畅,文字明白如话,感人至深。
推荐篇章
《南游杂忆》、《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爱情与痛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