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作品赏析
在汪曾祺的文化视野中,民间的饮食、民间的人物、民间的风俗、民间的服饰等都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无一不成为他创作的审美对象。经过汪曾祺的妙笔浸润,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和乡村风景图,透露了作者深切而纯朴的民间情怀。民间生活成了汪曾祺散文创作的核心,他散文中呈现出来的平民意识、民间立场是他看取生活的一把尺子,丈量着人生,也是因为这民间性,使得他的散文在新时期散文领域独树一帜。
《昆明的雨》是一篇情韵别致的写景散文,文章抒写了作者在昆明期间对雨季的见闻和感受,文章开篇不落俗套,视角新颖,以朴素的寥寥适,清新的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朗、、浓绿、下下停停、不使人气闷。接着作者仍不直接写雨,而是写昆明雨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昆明菌子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及色泽和口味的特点都在作者传神的语言中让你如观其壮,如品其味;那质朴的,戴着小花帽的苗族女孩的一声清脆的吆喝把昆明的杨梅唱得黑红黑红的,让人望见了就垂咽欲滴。“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树是大树,缅桂花盛开时把“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雨季里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真的不是怀乡吗,这里作者是很难做回答的。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的首句作者说: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在这样的时节,在被雨水冲刷得洁净的石阶上,在苗族少女娇娇的叫卖声里,在缅桂花的香气里,怎能让人不怀乡呢!
整篇文章的描写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以此为衬托,将昆明的雨季写的饱满、切实的形象,将昆明的雨季立体、现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篇末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文章的意境。文章语言质朴,行文自然如流水,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似平平淡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推荐篇章
《我的家乡》、《翠湖心影》、《老舍先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