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文章不拘于形,而重写意,写性灵,写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作者写江南的冬景,写它的温润、晴暖、优美。这篇文章写于1935年的冬天。“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个性。
文章写冬景但对景色不做细致的描写,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给人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写出景色的神韵来。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画生情,情生意。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文中描写农村冬雨,更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
文章中品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自己也知道这些诗歌不一定写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写景之人不一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要的是诗句中所体现出的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种意境。可是那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夜深人静后,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文章中所引用的诗句,用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北方的冬天则不同了,它掩藏了春的含蓄、摒弃了夏的热烈、珍藏了秋的成熟,以一身傲骨、一身洁白、一身凛冽倏忽而来。再看寒雪压苍松,会对严冬的生命有一种深深的景仰。大雪过后,三五孩童,堆一个雪人,剪一片红纸给雪人点一下绛唇,雪白的颜色有了红色点缀,立时有了生命的赋予。雪后的冬天,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也凭添了一份冰雪中的热闹。
郁达夫营造的江南冬景那种优美的诗意,带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渴,到湖上散步去了。
推荐篇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小春天气》、《故都的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