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蒙  田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资产阶级教育的先驱者。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他在中学里获益最大的是他自学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他曾在图鲁兹大学攻读法律。38岁回到庄园过退隐生活,开始撰写《随笔》。《蒙田随笔》行文旁征博引,语言平易晓畅,形象亲切生动,富于生活情趣,蒙田的创作开创为随笔这一体裁的先河,使散文作品进入了文学殿堂,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581年—1585年,他连续两次当选为波尔多市市长。在 16 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爱戴。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主要著作是《随笔集》,其中的《论儿童教育》一章,较系统地记述了作者的教育观。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栈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份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