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慕林有些惊喜,连忙应声下来,又替谢梅珺向燕王妃道谢。不过为了避免误会,她也同时告诉了婆婆,谢梅珺之子杨淳事实上已经定下了谢映芬这个未婚妻,只是考虑到谢梅珺母子如今都住在哥哥谢璞家中,与谢映芬天天都能见到面,为了避免闲言碎语,以及两个孩子相见尴尬,因此不曾外传罢了。等到谢梅珺带着两个孩子另立门户,在北平城里安下家来,这个消息也就不需要再保密了。
杨沅倒是还没有下落,不过宋氏与谢梅珺都不是很着急。她们觉得杨沅的性子还象个孩子似的,怕她如此天真,到了陌生的婆家会受委屈,还不如多留她几年,让她大几岁再说。
燕王妃理解地点点头:“王爷与我当日也舍不得让珮儿出嫁,因此特特多留了她两年,又千挑万选地挑了袁燮为婿,见珮儿跟他相处得也好,再不让她出嫁,只怕小两口就要生出怨言来了,方才定了婚期。你姑姑想必也是一样的心思,因为心疼女儿,所以反倒舍不得她出嫁了。”燕王妃表示,她能体会谢梅珺的想法,所以,以后如果听说哪家有合适的子弟,可以与杨沅匹配的,她会帮着留意的。比起对北平人事并不熟悉的谢梅珺,自然是燕王府能接触本地望族与官宦子弟的机会更多一些。
谢慕林觉得,谢梅珺姑姑未必打算把女儿嫁到太显赫的人家去,本地望族和官宦子弟什么的……罢了,反正燕王妃又不会自作主张,她能帮着留意人选,对杨沅也是件好事。等她发现了合适的人,大家再细细商量就是了。
谢慕林接着又跟燕王妃商量了一下中秋家宴的事儿,还有月饼的新口味。燕王妃表示对她打算做的几种新品种月饼都非常感兴趣,让她只管让厨房试做去,能做出多少种,就做出多少种,到时候再一样一样尝试过来,看哪一种味道更好些。若是今年用不完,大不了多留几种等明年再用,也是一样的。
得到了婆婆鼎力支持的谢慕林自然更加高兴了,她本来立刻就决定要回院子去召集人手,准备做新口味的月饼了,这时候吴琼叶姑姑急步走了进来,向燕王妃与她禀报:“王妃,郡王妃,王爷刚刚打发人送了家书回来报平安。”
燕王妃双眼一亮,忙道:“家书何在?!”吴琼叶双手将家书奉上,燕王妃忙忙接过来拆开看了。谢慕林也站在她身边伸头去瞧里头写了些什么。
燕王在家书中提到,他写信的时候,船队刚刚过了淮河,离京城还有挺远的路呢。这一路都颇为顺风顺水,平安无事,船队里几位重要的人物也没有身体不适,所以他特地写信回家报了个平安,让妻儿勿念。
接着便是燕王嘱咐妻子和女儿的话,也不忘交代朱瑞一些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