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太行山上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四章,第二战区有订单(2/2)
    军政部这边的头头脑脑们在忙着准备物资,中年帅哥也在忙着组建自己的敌后破坏行动队。

    行动队原来就有,规模也不算小,但是那是专门负责抓捕间谍等用的。既然校长支持了,不趁机给自己拉起一支能打的队伍来,咱就白长这么帅的一张脸了。

    中年帅哥拿着光头佬的命令当了令箭,开始在各部队征兆敢死队兵员。同时从各行动队当中找出擅长àn shā、投毒、bào po的专业人员负责当教官。没错,中年帅哥给新组建的行动队起了名字就叫做“敌后敢死队”。

    中年帅哥第一批的敢死队员征召了3000人,准备训练之后投入敌后作战。至于第二批组建多少人,就看第一批的作战效果如何了。

    重庆这边在忙活着,延安这边也没闲着。在胡一舟的强烈要求下,中央派人去了苏联申请xiàn dàn枪的专利去了。

    《胡氏制碱法》胡一舟没打算去申请专利,所以也没麻烦中央。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一个弱国的人申请的专利能否得到保护?呵呵……

    自从毛竹席几天前宣布了xiàn dàn枪研制成功之后,一些国府的高级将领们就动了心。

    比如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司令,大手一挥,咣咣的30万大洋就运到了延安。

    来来来,先给咱来上1000支xiàn dàn枪外带10万发子弹。200大洋一支虽然贵点,咱第二战区还是能掏得起钱的。子弹不就是一块大洋一发么,这个头可比步qiāng zi dàn大多了,打出去还是一片钢珠,合适。

    卫司令算得很清楚,一个班一支xiàn dàn枪就够用了,一千支,一个主力师够用了吧。先试试看,好用的话再多买。

    中央的大佬们看到30万大洋还很高兴,可是一想到产量……

    中央一个电报拍给了胡一舟,筹集到的原料物资也准备开运。

    胡一舟接到电报之后不敢怠慢,这可是赚钱的买卖。

    兵工厂已经正式运转了起来。山洞里的药厂已经能大量生产新型的发射药,子弹生产线也建立了起来。自从有了发电机之后,山洞的照明问题解决了。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工作已经成了常态。为此胡一舟还专门特批晚上给工人们加餐。

    蒸汽动力的机床,肯定不如电动力的机床效率高,但是总比水动力的强啊。

    看着各种零件一个个的加工成型,一支支的xiàn dàn枪组装起来,胡一舟的心里还是很满足的。毕竟这是他从后世记忆当中搞出来的第一款制式武器。

    其实一支qiāng de jié构很简单,有了图纸生产很容易,关键是材料问题得解决好。否则做好之后隔三差五的出故障就麻烦了。

    在后世发誓要做顶尖枪匠的胡一舟自然懂得这些道理。

    胡一舟在兵工厂转了一圈,对于兵工厂还是很满意的,同时也很感慨。

    后世那些安享和平的人们,有谁去真正的了解过和平的来之不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