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骜:“我的第二个要求是索尼未来提供给天鲲娱乐的所有软盘,必须在灌装环节就生产成‘只读’模式,出厂后的软盘决不允许玩家自行擦写这是为了防止玩家盗版,希望你理解。”
这个条件让盛田昭夫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这也是应该的,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和麻烦,但问题不大。”
顾骜:“好,那我就说第三点了我希望,索尼公司承诺,从1983年到1986年,不对外授权生产35英寸软盘,并且确保全世界所有35英寸软盘的产能,都独家供货给天鲲娱乐使用。
我不希望世界上除了我之外,还有任何人掌握任何一张空盘。这一点你应该能够理解,也是为了防止游戏的盗版毕竟,就算官方游戏软盘都是只读状态,但只要世界上存在可以写入的空白软盘,那就存在消费者私下拷贝的可能性。”
这个条件,让盛田昭夫直接站了起来,一改此前全力配合的姿态:“这怎么可能?我怎么知道你们天鲲能卖出去多少游戏机、多少卡带?
万一你们都没多少销量,我们索尼的技术却被你独占了3年多!你应该知道,任何新技术刚出现的时候,销售价格是最暴利的阶段!你这是相当于让我们放弃3年暴利期。”
顾骜完全猜到了盛田昭夫的反应,他静静地等对方发泄完,然后示意他稍安勿躁:
“盛田社长,我希望你认清一个事实,你们现在并不存在什么3年暴利期,你们连一个用户都找不到。如果没有我现在主动发掘你们产品的应用场景,这东西再在实验室里躺5年也是有可能的。”
顾骜说这话的时候,其实都不屑于骗人,因为如果按照历史原先的发展轨迹,35英寸软盘和软驱,真得躺5年。
只可惜,历史在这个时间点已经被顾骜改变了,他怎么说,盛田昭夫都不会相信的。他反而会因为顾骜的找上门,对自己信心非常充足。
这就是预言者的悖论:你预言了对方会死,其实预言得很准。但对方也因为提前知道了自己会死,所以做出了防范措辞,没死,反过来还会喷你预言不准。
盛田昭夫果然不信:“顾,你不觉得你说这种话,非常没有诚意么?”
顾骜悲悯地说:“唉,我就知道。盛田社长,我是多么希望你注意到,我对于业界的敏锐,从来都是算无遗策的我对雅达利喊话,说雅达利要完蛋的时候,他们就真的完蛋了。与我预言的时间点相比,误差不会超过半年。”
这番话,让盛田昭夫微微动容,但随后反驳:“就算你算无遗策,可你今天这番话,无疑是带着个人利益的,不是纯粹的预言,你已经不存在公允判断的立场了。”
果然如此。
顾骜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盛田昭夫这样的人精,是不能靠“我是穿越者,信我者得永生”的套路说服的。
必须有干货,而且是严密的、铁证如山的干货。
一般只有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根本搞不定。
但是,顾骜是普通妖艳的穿越者吗?
当然不是!他是穿越者中的精英,哪怕不穿越本来就混得不错那种。
后世作为阿狸系的资深从业者,他可是把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创新者的窘境》看得烂熟于胸,随口可以拿来指点江山的。
“盛田社长,既然如此,是你逼我用其他理由说服你的好,既然你不信预言,我们来复盘一下历史。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要以古鉴今,以史为鉴。
在数据存储硬件领域,35英寸软盘颠覆525英寸软盘,绝对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没必要空想,完全可以会看一下历史,前两次,它们是怎么颠覆掉更陈腐的老古董的。
在525英寸之前,出现过8英寸,再往前是14英寸。50年代末,14英寸硬盘刚出现的时候,ibm公司是用这些大家伙干什么的?他们用来做服务器级别的大型机那时候甚至都没有‘服务器’这个概念。
60年代中期,8英寸刚刚出现的时候,它们一开始颠覆掉了大型机领域的14英寸前辈们的市场了么?按照你的自信,8英寸容量比14英寸大,尺寸比14英寸小,能耗低,存取速度快,全方位吊打14寸。可为什么大型机生产商依然用14寸、守旧了五六年之久?
就是因为ibm的研发部人员习惯了,他们不想给自己添麻烦,当供应商问他们有没有需求的时候,他们只会说没有。市场部希望倒逼成本降低的时候,市场部又不懂技术。在这样技术主导的大公司里,ibm的工程师想怎么拖延就能怎么拖延,反正同行的工程师也这样拖延……”
“有……有这回事么?你可别捏造证据唬我!”盛田昭夫一脸不信。
顾骜说的事儿年代太久远,差不多是20年前的事儿了,当时索尼都还在卖录音机呢,根本不了解计算机,所以盛田昭夫是真的不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