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90章 你们都是我的不在场证人
    电台的新闻广播刚刚放出,基辛格教授和所有同学看向顾骜的眼神马上不一样了。

    卧槽!这是何等逆天的国际事务分析能力!

    而且最关键的是,顾骜懂的东西也太全面、考虑问题的分析维度太立体了吧?

    即使是基辛格,都免不了中肯地稍许震惊一下。

    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立刻判断出顾骜所懂的每一个领域,并不是都非常深邃。在国际关系领域,每一个专业点上,顾骜其实只学到了基辛格的皮毛。

    但顾骜之所以牛逼,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关键在于他的见识广度实在可怕。

    这是一种高度的文理兼通,而且想问题的时候能够多维度交叉联想、严密论证。

    简直就是一个在混沌系统里游刃有余的变态。

    基辛格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度之人,很快就坦诚地说:“顾,说实话,刚才听你拿那个‘如果50年东方志愿部队得到了伊尔-28喷气式攻击机,能不能顺利干掉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假设来类推时,我对你的言之凿凿还是挺不屑的。

    没想到啊,你对于那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都会那么一丝不苟地缜密推演,不被历史必然的结论所影响。这一点,你做得很不错。假如你生活在二战那个年代,成为一个将军,那你一定是德式的总参谋部的面面俱到预案风格,而不是英国人那种情报刺探流派的风格吧。”

    基辛格这番话,算是给顾骜的学术和外交风格定调子了。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英美是比较重视情报刺探工作的,二战中破译敌人密码料敌先机的事儿大部分是英美风格干的。

    相比之下,德国的情报部门一直被传统守旧军方看不起,没什么建树。但稍微深入挖掘之人,都不难看出德国人之所以敢这么干的理由:

    德军总参谋部,最习惯的就是“我不去刺探你究竟要怎么打我,而是把你的所有进攻可能性都穷举罗列,然后对应每一招的对策也都在作战计划里写严谨写全面。到时候不管你用哪一招我都有对策”。

    从普法到二战,都是这么干的,虽然最后累死了。

    既然作战计划备案细到这个程度,情报工作烂一点也没那么致命了,就算敌人变招,他还是知道怎么见招拆招。这就是二战时普遍认为德军一线军官临场应变能力强于英美的原因相比之下,英美很多军官,发现计划被阻挠后,立刻就懵逼了。

    而顾骜刚才跟莎拉、帕特里克学术辩论时,为什么要举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平行世界的韩战推演来举例子呢?其实就是因为他知道谢菲尔德号会完蛋、阿根廷人的反扑会有效,但他又要把自己的先知先觉伪装成“这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他拿了个严密推演的对照组思想实验,来言之凿凿。

    其实说白了,就跟他找叶纨或者米娜做那些“他先报答案、然后让小姐姐和妹子写证明推导过程”的论文课题时,是一个路数。

    只不过这次是他自己伪装这个严密论证的过程。

    而且也确实骗过了对军事不算非常懂的基辛格。

    这样,他顾骜的能力人设,就得到了基辛格的背书:

    顾骜并不是间谍,也没有什么异能,他能推导出布列塔尼亚人这回会吃瘪、甚至有些落到实处的做空行为,都是因为他洞若观火。

    所以,布列塔尼亚人将来真吃了大亏,也千万别派詹姆斯邦德来刺杀他。他只是算得比较准而已,不值得被切片和暗杀。

    这番脑内活动,吃瓜群众或许转不过弯来,但是能给基辛格当研究生的,那都是有基本人精潜质的。所以基本上是导师一放话就懂。

    “莫非,顾学长前阵子就靠德式总参谋部式的全面推演才华,看出了布列塔尼亚人可能会吃亏?然后,做了什么商业上的布局?那应该好好套套话,跟风买一注才对啊。不行,现在谢菲尔德已经沉了,不知道这个利空消息算进去之后,还有没有套利空间。”

    好多学弟如是脑补。

    然后,他们就排着队想请顾骜吃饭,让他说说对时事的见解。

    顾骜当然是来者不拒。

    这些人,将来都是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不在场证人啊。

    顾骜不仅要接受邀请,还想拿个录像机拍点校园社交活动的花絮,立贴为证洗白自己呢。

    事实上,顾骜也不是第一次干“为自己的日常拍录像立贴为证”这种事儿了。

    原先当官的时候,不好高调,他也就没拍,但是停薪留职期间、没有官员身份,这种事儿就可以干了。

    比如,顾骜这次回美国的途中,在来华生顿之前,其实就抽空去旧金山转了转,视察了一下他派来美国那些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并且给他们拍摄了一个研发决策会议的讨论过程视频。在此之前,他也把好几次决策会录像了,而且用那种可以标注录制年月的录像带。

    也就是杨自豪、鲁运达他们那批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