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560 30亿美元?你们穷疯了吧(2/2)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则是目瞪口呆。

    难怪谢凯要这些技术,感情一开始就是为了坑美国人?

    “你们这真的是冤枉我了,要是一开始知道美国人会找我们,準备工作肯定会做得更完善,至少要提供给苏联一部分样品,让他们演习一番电磁武器攻击航母舰队,航母舰队再来个反电磁作战不是?”

    下来后,面对两位的质疑,谢凯只能无奈地解释。

    最开始的时候,他可从来都没有想过。

    反正为了从美国人手中捞到资金,他是什么办法都要用上。

    苏联解体时间不远了。

    一旦苏联解体,美国就成为这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谁跟美国扳手腕,也没有谁再阻止美国当全世界的爸爸。

    到时候,美国人肯定不会继续跟中国搞技术合作。

    如同当年的歼-8ii合作项目一样,美国人一开始放缓进度,然后等苏联解体后,明知道中国没钱,还说,来,咱们继续合作,因为成本上涨等原因,中方需要多支付几亿美元的资金……

    谁都不是冤大头。

    那样还搞个毛线。

    现在国内跟美国的技术合作,可是有着上百亿美元。

    哪怕美国人涨价20%,也不是可以轻易承受的。

    “真没有?”郑宇成不相信。“如果没有,你凭什么有信心让他们支付这么高的价格?”

    汪贵林同样表示不相信。

    “两位,你们觉得,现在美国需要这样的技术,是否非常迫切?”谢凯问他们。

    两人自然知道美国方面非常迫切。

    谢凯同样也迫切地想要快速完成交易。

    “既然迫切,就必须让他们知道,这技术不容易拿到,价格衡量价值虽然不一定完全对,很多时候却能表现出价值。苏联的航母舰队正在开始形成作战能力……而他们拥有打航母舰队的武器跟方案,难道不研究如何防御?一旦他们的航母舰队拥有这样的攻击力,同时还有防御能力……”

    “美国人更担心?”汪贵林明白谢凯的意思了。

    一旦苏联研究出来航母舰队反电磁作战能力,可以有效防御,哪怕美国航母舰队数量再多,都白搭。

    苏联的飞弹,无论是数量,还是精度,甚至打击威力,那都不是伊拉克能比的。

    电磁炸弹装在巡航飞弹上,装在反舰飞弹上,组合使用,对于美国航母舰队的打击能力,绝对不是瘫痪这么简单。

    一个攻击,甚至可以让整个航母舰队彻底沉入水中。

    美国人,赌不起。

    “这价格虽然无法接受,可我们也无法沉受无法快速得到这些技术的后果……我们的航母舰队正面临严重威胁,在波斯湾,所有的军舰就必须保持跟伊拉克海岸线500公里的距离才能确保安全……遇到苏联的航母舰队,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安斯尼奥问其他人。

    所有人都沉默了。

    给美国的科研单位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研究出更先进的电磁炸弹。

    时间这东西,不是钱可以买的。

    苏联用来反舰的飞弹,射程那可是全世界第一。

    何况,苏联的弹道飞弹数量比美国多很多。

    “这价格太高了……”

    所有人都知道必须搞到,国内无论是白宫,还是五角大楼,都是要求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搞到这些技术。

    饶是做好了心理準备,明知道中国人会漫天要价,也没想到对方胃口这样大。

    “用技术交换?晶片製造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开玩笑,你们觉得我们拿到那些技术有用?本来就没有多少研究经费,再搞这样的技术,非得资金链断裂而影响所有的研发……”

    对于美国人提出用这些技术来交换,谢凯很动心。

    可他还是拒绝了。

    技术交付的时间,太长了。

    不像资金,只要美国人划款,这边很快就能到账。

    不到账,他们别想拿到技术。

    “你们这价格太高,我们最多可以承受3亿美元。”美国人还价了。

    “不,这技术,我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才搞到,没有可能。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可以降低部分价格,28亿美元……”

    然后,谈判又进行不下去了。

    双方的谈判,完全就是如同菜市场买大白菜一样,你来我往地谈价格。

    即使美国人做出不愿意继续谈,谢凯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惋惜。

    虽然谢凯同样很急。

    从美国代表团到中国,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价格他们已经降低了到了15亿美元,美国人已经把价格涨到了十亿美元,谢凯依然不鬆口。

    郑宇成他们都着急不已。

    “十亿美元,已经差不多了,咱们这技术研发,一共也没有投入一亿……”郑宇成劝着谢凯,“先把这笔钱拿到手再说。”

    “他们还会加的。”

    谢凯哪怕明知道海湾战争即将结束,也没有鬆口。

    错过这个机会,以后都不知道得等多少年才能这样卖技术给美国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