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崛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78章(2/2)
    “哈哈,那可不行,虽然拉马努金的证明在他逝世后都被证明是对的,但那个时代可没多少人理解他。”

    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就必须对数字拥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菲儿南迦-特朗也在刚才展示了自己在数字上的洞察力。

    能看出一个数字可以又两组数字的立方和表示可比判断出等差数列难多了。

    当然第一个判断出1729独特性的并不是他,刚才就说了是拉马努金,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他出身贫寒,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数学教育,这位大神学习数学的方式非常奇葩,也很牛逼。

    他买回来了五千多条数学定理和公式的书,然后不看书中的证明方法,用自己的方式来重新证明。

    然而他确没有从事任何和数学有关的工作,只是找了一分抄写员的工作养家糊口。

    和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里的工作内容一样。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一般如扫地僧这样的绝世高手都隐藏在,什么抄写员,图书馆管理员等等不起眼的职位中。

    之后的过程就更具备传奇性了,拉马努金可能觉得自己这样证明太无聊,没有挑战性。

    于是他给剑桥大学发了一长串复杂的定理,随后就开始了他的逆天之旅!

    哈代曾经说过:“如果数学界第一大派哥廷根学派的掌门人希尔伯特能打八十分,而拉马努强则要打一百分!”

    简直就是一个不出世的天才!

    在1997年甚至诞生了一本专门有关他的期刊——《拉马努金期刊》。

    是专门用来发表有关“受到拉马努金影响的数学领域”的研究论文。

    陈家涛坐在座位上,仔细倾听着周围人的交谈,这些天才们口中时不时吐出群论、连分数、偏微分等字眼。

    陈家涛感叹道:“同样都是大学生,同样都是大二,若是换个学生过来恐怕会茫然无措吧!”

    陈家涛也更加相信了百里瑾之前说话的一句话:

    “数学从来都是天才的专利,在这个领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才能为你赢得荣耀。”

    数学也是用来检验个人智商的最好手段,回望每年高校期末考试,有多少自命不凡的少年全都惨败于,拉格朗日、柯西、傅里叶等大神手下。

    陈家涛记得高中物理课本上有张合照,物理数学界有名的大神一半出现在上面。

    当时颜伟还开玩笑说:“要是能活到那个时代,拿把ak冲过去,估计今天物理数学专业的课本至少少一半。”

    上课铃响了,第一个进来的就是曼珠尔·巴加瓦教授。

    陈家涛来之前特意把普林斯顿的所有教授照片都找来记忆了一遍,就怕到时候碰见了不认识。

    这位曼珠尔·巴加瓦教授去年2014年才获得菲尔兹奖。

    这位教授也是很有个性啊,一进来就就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说道:

    “好了,下次上课前把这道题解出来交给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