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86节 秦王的泡馍【求月票】
    秦王要下厨房,可是吓坏了老李头!

    呼啦啦跪下了一地,不止是老李头紧张,秦王府亲卫也紧张。

    唉……,李元兴长长叹了一口气:“好吧,那本王不就下厨房了。这次你们听本王,按本王安排来作。”

    只要不下厨,秦王殿下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老李头白面并不多,一共就只有十斤,全部倒进了那个已经发了面盆之中,兑一起加水再和面。

    大唐面并不白,这可已经是百姓眼上好,上等白面了。

    李元兴现代,时候也算农家孩子,他摸了摸了面粉,这就相当于现代人吃一九粉。不过现代,一九粉已经没有人吃了,市场上卖面粉都是三七粉再加增白剂结果,就是农家面,一般也就是三七,连二八都已经是非常非常少了。

    这个一九、三七。指是麦子磨面之后,麸与粉比例,自然是麸比例越高,面粉越白越细了。

    秦王庄给秦王吃粉,就是小石磨磨出来头道细粉,那个可以说是精华了。

    要真按比例说,那就是七三。然后那个七会再磨一次,留下麸子则加上野菜等就是奴隶这个级别吃食物。对于低贱奴隶来说,能用这个吃饱饭已经是非常幸运。

    “大锅煮些椒水。”李元兴指挥着。

    老李头生怕自己手艺太差,专门把村里烙饼手艺好找来。就是煮椒水,都是当然干过厨子,手艺相当不错人。

    大唐香料不多,就是盐都是极贵重物资。

    被村里人称为雪盐盐,是专门从秦王庄里马取来,这里粗盐有苦味。

    “这个盐,一年,多一年就让村里人吃上。要是作不到,本王以后吃饭不放盐了。”雪白,珍贵盐撒入肉汤之中。李元兴并不知道。许多人心都颤抖。这么多盐,放平时要作多少饭呀。

    盐,百姓必须之物,李元兴感觉到惭愧。可也无奈。毕竟人精力有限呀。

    起面与死面兑一起。那就是半起面了。

    “烙饼,不要厚了。就刀背那么厚就行,七成熟!”李元兴真想自己动手试试。可他知道自己要是一碰到这些东西,怕是又会跪上一地,算了,自己看着指挥吧。

    蒜苗是贵重菜,因为吃了蒜苗就没有蒜头了。

    可秦王要,庄户人家实,丝毫没有半点犹豫,转身就去自己家门前那块小菜园子挖了一筐过来,生怕不够,还准备再去挖些。李元兴赶紧阻止,这挖太多了就是浪费。

    “香菜,有一点就行了。”香菜这个时候,还是半野菜状态,当下就有人去挖了。

    没有粉丝,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李元兴相信,多再过一年时间,就肯定会有粉丝了。至少会有粉条了。

    第一张饼已经出锅了,可这种七成熟死面饼要怎么吃呢?

    李元兴拿一个大碗。

    秦人豪迈,这碗口直径就有二十厘米,碗深十厘米,整个粗瓷大碗,没点手劲人都没可能一只手捧起来,李元兴手劲不算小,可一只手捧着碗底要把这碗捧住就有些吃力,如果这一碗装满了饭,那李元兴根本就拿不动。

    “来,这么整,各人整各人!”

    李元兴开始掰馍,都是小拇指甲大小小馍丁。

    第二张饼也出锅了,众人推让了半天,老李头年长,又是里正,所以归他了。

    “能吃,多来两张!”李元兴来自现代,营养,油水都不差,饭量自然也不会太大了。曾经长安大海碗,一碗八个馍传奇,现代已经是传说了,正常壮汉,四个饼就是极限,普通人就是两个饼。

    这种七成熟饼一但开始烙,出锅极。

    没一会功夫,人手一个大碗都蹲那里开始掰馍。这轻松下来,话也多了。

    “殿下,我爹娘前几天算了。这秋收完了,我们家能分上一百斤粮,两贯钱。”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六岁亲卫,带着一种骄傲神情说着自家即将来到幸福。

    老李头捡起一块土块就砸了过去:“丢人娃子!”

    “说说自家粮食,不丢人!”李元兴劝解着。

    老李头笑呵呵转过头:“殿下,这娃子爹娘那里会算账呀。这数要是传出去,就是丢了咱秦王庄脸。就说他家,他爹娘再加上他那两个哥哥都是壮老,他家那老头子比老朽还小五岁呢,也能干!”

    听到老李头算账,李元兴很认真听着。

    “按殿下您几个月说那数,这一季咱们有三千六百二十四亩唐玉米,还种下了一季豆子。豆子产量不高,一亩就出了二百多斤。可咱庄子里种下菜,这些菜拉到长安换了一百多贯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