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964章 两头甜(2/2)
    等见着陈培斯和何箐,他除了报告幸不辱命的好消息外。

    还一个劲儿的说,“没错,坦诚才是朋友之间最重要的相处原则”。

    并把何箐夸成了他的贤内助。

    但实际上呢,他们仨快乐是快乐,高兴是高兴。

    在感慨洪衍武为人“局气”的时候,却永远想不到。

    他这种雪中送炭,本质上跟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类似,其实仍旧是出于功利性的一种长远投资。

    别的不说,这年头拍摄一部生活喜剧片,成本不过三四万块。

    洪衍武到哪儿找《父与子》这么便宜又优质的广告渠道去?

    而且这一系列电影时效还长,故事题材与洪家的利益深度匹配、相符。

    这可是深受京城人们欢迎,反复播映几十年的经典电影啊。

    说是能影响三代人都算谦虚了。

    更何况洪衍武都已经在里面投了钱了,他再怎么样,也不愿意自己的钱打了水漂啊。

    所以只能说这事儿,正如洪禄承曾跟洪衍武说过的那句话一样。

    “真正两头儿甜的买卖,只可能在富人和穷人之间产生。”

    因为富人图得是长远,穷人看重的是近利。

    富人不会在价格上跟穷人锱铢必较,穷人也不会在长远利益上给富人故意设置什么阻碍。

    自然水到渠成,一拍即合。

    同样的道理,要不是洪衍武能看到“陈小二”身上蕴藏的真正价值。

    他本人又懂得那些老师傅、老匠人的特殊心理,知道该怎么去放下身段,刻意迎合。

    也是没有可能在随后的接触中,逐步获得陈培斯的真正友谊的。

    因为实话实说,别看喜剧演员地位低,但却是最要求自控能力和表演水平的。

    能让人发自内心的笑,其实比让人发自内心的哭要难多了。

    而正所谓一心不能二用。

    如果一个喜剧演员如果把心思放在了钻研业务上,也就没可能是个善于交际和应酬的人了。

    毫无疑问,陈培斯就是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抱负,有建树的人。

    那么他就和“玉爷”、“张大勺”、“老刀鱼”的脾气秉性一样。

    确实有真本事,但同时也是个很自傲、很各色的人。

    真实的生活里,陈培斯带给别人的感受,往往和屏幕上的角色完全是两回事。

    一点不油滑,不灵活,反倒显得木讷、有些许死板。

    如果别人说他不喜欢的话题,或是做出不让他高兴的事。

    他会心烦意乱,甚至一走了之。

    只有遇到自己喜欢的话题,才会一直说下去。

    工作中就更是过分了,一旦有什么看不顺眼的,他的反应几乎是不近人情的。

    根本不管旁人反应,上去就是直言不讳的反对和批评。

    想想看,他的人缘怎么可能好得了呢?

    事实上,在许多同行眼里,他都是个很难相处的人。

    而他自己也压根不爱跟人打交道。

    于是许多外面的事儿,必须得靠“红叶”帮他操持,才能解决。

    这也是他为什么就在洪衍武的婚礼上露过一面,此后就再没和洪衍武打过交道的原因。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洪衍武“及时雨”一样的大方相助不能不让人感动。

    而洪衍武对陈氏父子喜剧模式表示出推崇与认可,更让陈培斯大生好感。

    这样再与之接触,陈培斯就不是那么抵触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