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229章 平卢13(2/2)

    “除了船上的三千只火铳和相应子药之外,还有万人份的口粮若干。。”

    “此外,同行的这些船只回程也不会空载。。”

    “若是军中有什么放心不下的牵挂和负累,都可以先送过来再说。。”

    “放心。。”

    而与此同时,在罗府后宅的内花厅里,一个身材娇小而威严满满的身影,对着前来回报的人道。

    “这一切还尚在我可以权益处置的职分内。。”

    “只为是将来可能发生的某些事情。。预先埋下一个楔子和后手而已。。”

    “就算那个家伙身在这里,也会赞同如是处置的。。”

    。。。。。。。。。。

    而在已经本占据了大半的幽州城内,我也似有所感的突然抬起头来。

    “银枪都、神威营?校节都、奋武卫?铁芦营。。。”

    随即,我看着被成堆丢在路边的各色旗帜和鼓杖,不由叹息道

    “这么说,开始与我军交手的,已经是这些平卢将门的私属部曲了么。。”

    “看来,另一条线上的交涉,已经失败了啊。。”

    这时,有一个声音为我提醒和介绍介绍到。

    “这儿就是闵忠祠了。。”

    然后,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座古朴沧桑而占地广阔的建筑面前。

    “乃是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二征高丽得归,于此有感将士伤亡而特地立祠为奠。。”

    “但直到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竣工。。”

    “安史之乱时,一度为逆贼安禄山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才得以恢复故名。”

    “直到景福年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增建眼下的这处“悯忠阁”,

    “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

    “据说,这些行道的柏木和古杨。。”

    “都还是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所移栽下来的。。”

    “距今怕没有五六百载了。。”

    “这儿的碑林,乃是唐初的虞世基、褚遂良等书法名家,所相继提留刻铭的。。”

    “又有历经开元、天宝、乾元、泰兴、华光五朝元宿颜真卿所做的《勒北序》。。”

    听着身边的介绍之语,我也是满心感叹和思绪回转的徘徊、观揽在期间,看着那些四壁上密密麻麻的神牌和勒名;当然了据我所知的另一番时空,这个时代的闵忠祠在后世还有另一个名字——法源寺;

    我则是因为著名的台湾大喷子李敖的作品《北京法源寺》,才知晓有这么一个地方及其来历的。

    这本书以穿插在历史事件当中的大人物为主角,贯穿了各种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举凡重要的主题;

    因此,在这处闵忠祠演变而来的法源寺当中,既见证和收敛过那位因为一部网络小说,而被黑得底朝天的“五年平辽袁督师”被所信赖的君王千刀万剐的最后下场;

    也曾作为一出秘密据点,停放过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所杀害的革命先烈——初代共产小组成员李大钊的最后遗体。

    不过,现在这座还并不怎么古老的建筑,将要在我的手里参与和见证到另一段全新的历史进程了。

    (本章完)(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