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
内容简介: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能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书中提出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使读者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给出许多简单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使读者不仅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可随之改善。
在家教书泛滥的今天,本书在专业性、实用性、深刻性及可读性方面,都显示出卓越的品质。
本书可供家长读、教师读,那些关心教育的人也会从中受益。
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作家。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有精深的研究,致力于优秀教育理念的推广传播。
作者不但理论素养深厚,而且实践经验丰富,自己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儿,本书就是作者作为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
正文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朱旭东
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
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一个“诗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研究一个问题,并用完全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学术话语去完成自己的论文吗?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是个胸有诗情,却脚踏实地的学生。她的论文做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规范,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做论文期间,她的另一篇文章还获得了北师大教育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节征文二等奖。这些,让我对她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了信心。
尹建莉从北师大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去忙碌她自己的工作;只是在每年教师节,她会和我联系。令我没想到的是今年教师节前,她带来了她新书的样稿。二十几万字,我几乎一口气读完。
我以前看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不多,但也接触过几本,那种口号式的、群体无意识的东西不合我的胃口。尹建莉的这本书却让我一口气读完。并非因为我们曾有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因为她的东西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甚至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等。
尹建莉对教育有着深沉而执著的情感,她曾立志要到小学去工作,认为小学教育最重要。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她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她现在用研究和写作这种形式,致力于教育理念的传播。她说她的目标是让正确的教育思想直接作用在孩子们身上,而不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或理论层面上。所以她写作这本书,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写的,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既有思考力度,又有可读性。能同时做到这几点,不容易,非常可贵。它可以真正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养儿育女的思路。我看了此书后,它似乎在影响着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早有耳闻,知道她的女儿很优秀;只是在读了她的作品,才知道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出处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她对女儿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现在社会上的普遍情况则恰恰相反,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用得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如果这本书能让家长和教师们看到,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那么就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尹建莉这本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况且作者本身就是从教十多年的教师;此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懂教育的妈妈写出的家庭教育作品,本书值得一读。
(本序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可有谁会认为自己那么笨呢?现代人都很自信。
我认识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2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不在意,当下哭闹一番,事后总是“故伎重演”;他就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他坚定地说,我必须要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
博士不知道,2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着。最重要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半截烟头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这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对未来真正的学习研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失去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此外,“礼貌教育”频频引发的家长和孩子的冲突,还会导致孩子在认知上不知所措,打乱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秩序,使他情绪烦躁,并且对环境产生敌意,影响品行发展。
博士绝不怀疑自己是一位琢玉高手,却不知他此时运用的正是锄头——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就这样在无意间产生,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这是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地方。
这几年接触了不少家长,更多地是一些所谓的“问题儿童”的家长。我从不同的案例中看到一个共同现象: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是啊,哪个家长的教育意图不好呢?当良好的意图和后面令人失望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时,许多家长都抱怨孩子本人,说孩子自己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这是显而易见的强词夺理——如果问题是孩子天性中带来的,孩子自己有什么过错呢,正如眼睛大小不能怪个人一样;如果问题只能由孩子自己“争气”来解决,所谓“教育”的功能又在哪里呢?
也有人把个体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归结到“社会”、“政策”、“时代”等宏大因素上。这种归结习惯,最典型的如近年来大、中、小学校园里无论发生什么负面事件,人们都要来“教育体制”上找原因,到最后,板子基本上都要打到“高考”上。高考——这在我国目前来说最公平的一项教育政策,现在成了替罪羊,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在这本书中,我就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写了很多细节,也给出了很多方法。无论这些“方法”多么不同,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的所有的教育问题;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表面上看,本书各篇文章都在独立地谈某一个问题,事实上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有内在的逻辑上的一致性。当你读完了这里所有文章,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框架进入到你的观念里——遇到各种问题时,你基本上就会明白你该如何做了,“方法”也会自然地来到你的身边。
希望这本书对家长们有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父母之爱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1打针有些疼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而来的一些心理,还可以迁移到其它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了,就忘记屁股被扎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回答“想”。她又咳嗽,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就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让病赶快好了。
圆圆从道理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就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又愉快又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想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一次,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打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痛,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镇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