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低调行走在莱州乡野间的小路上。/气神比那些团练武装要好上太多,从他们红润的脸se中可以看出他们至少能吃饱饭,可能还不时能吃到点肉。而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在军官的口令声中集体喊起了口号,更是让人觉得他们的士气比那些乡勇甚至明军要强多了。若是那些长期连饭都吃不饱、饷钱更是无从谈起的明军对上他们的话,怕是用不了一时三刻就会败下阵来,这年头打仗,打的不就是士气么!
跟在这支部队后面的是由一辆辆驴车或骡车组成的车队。这些车辆上装载着大量的箭枝、铅子、火药桶、帐篷、铁丝网、绷带、消毒酒jing、煤炉煤球、厨具、干粮等后勤辎重,大群军夫队的夫子们在照料着拉车的牲畜。一支约五百余人的骑兵部队分散护卫在辎重部队的两侧,他们骑着耐力十足的蒙古马,慢慢行走在道路两侧空旷平整的麦田内。从面相上看来,这些人一半是se目人面孔,另一半则是明人面孔,身上穿的也都是土黄se的军服,每人头上还戴着一顶黑檐大盖帽,腰间悬着一柄修长的军刀。而那些se目人骑兵战马的鞍袋内,似乎还搁着一把很长的骑矛,这在如今可不多见!
车队后面是二十门由挽马拖拽着的火炮跑车,这里面有长管加农炮,也有短管榴弹炮,口径也大小不一,从4磅到12磅都有。炮车里面放着炮弹、称好重量的发she药包、炮刷、通条、称量器具等等器械,大约百来名炮手坐在最后十辆大车上面,无聊地望着远处雾蒙蒙的原野。
炮兵部队后面是十余名骑着战马、衣着光鲜的中高级军官,他们看起来是这支部队的指挥者。军官们身后是数百名身穿土黄se军服、头戴大盖帽、肩扛上好刺刀步枪的士兵,这些人步伐有力、目光坚定,行走途中一丝杂音也无,看起来甚是jing锐。
走在最后的是大群身扛长矛的士兵,这些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队列排得相当整齐,看起来平时cao练过很长时间的阵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手中长矛的长度很长,矛杆也很粗,一旦往前平举起来几乎可以当拒马用,要不是扛着他们的人身形高大,看起来也颇为健壮,怕是也用不好这种沉重的兵器。
莱州乡下的一些地主们站在自己庄子的围墙上,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部队快速路过,几乎兴不起任何一丝反抗的念头。这是黄衣贼,是东岸海寇啊!看看他们拉着的那些大炮,天爷,这可是比那红夷大炮还要厉害的黄夷大炮啊!这外面过兵过了足足半个时辰,天知道这些黄衣海寇是出去打哪家,这次估计出动了大几千人,这兵力怕是连莱州城都能打下来了吧?
算了,还是自己顾好自己吧,反正倒霉的不是我家。这东岸海寇黄衣贼是没治了,先前几百人的时候就敢横行乡里,如今看这声势竟然愈发壮大,看来非大清的王师到来不能解决了。可恨那新据登州城的副总兵杨威,竟然和曾经招抚他的曾化龙是一路货se,上个月还敢派兵去宁海州一带转悠,不料被这黄衣贼军jing告一番后这个月就只敢缩在城中再不敢冒头了。不知那胶州的柯总镇麾下的大军如何,听说这支部队的老底子可追溯到当年大清的天佑军、天助军,打仗是端地厉害,远不是那叫花子一般的前明军队可比。看来也只有柯总镇能打一打这东岸黄衣海寇了,只可惜杨威这厮据登州这种名城却又屡拒大清登莱巡抚陈锦的招降,而柯大人也正率军赶赴青州一带剿贼,短时间内怕是回不了莱州。可惜了,真真是可惜了。
库尔汉带着几名库页岛土著出身的骑兵从迷雾中疾驰而回,在远远地和护卫的骑兵对过口令后,他们被允许靠近了中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