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
    1644年3月20ri,晴。[新#笔#下#文#学也好(chun季土温上升快),因此这些土地较适合耕作,且大多集中于平缓的河谷地带。但对于那些丘陵谷地来说,以粘xing土壤居多的它们透气xing较差,chun季土温上升缓慢,大大缩短了作物生长的时间;且土壤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的状态,只能用于放牧。除此之外,数量占了绝大部分的丘陵坡地土质大多为砂质土壤,蓄水不足,这些土地除非施用大量肥料,并花大代价修建山区小水库,不然是很难派上什么用场的。

    农业部在经过反复论证后,最后选择了在这些坡地上种植牧草,然后饲养牛羊等牲畜的路子来利用此地的资源。在他们的规划中,这些坡地适合种地的便种植大豆,不适合的便种植苜蓿等牧草。为此,他们还准备在丰收农机厂研发出来的马拉玉米收割机的基础上,另外开发出一款马拉牧草收割机。说实话,这两款收割机的区别不是很大,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便是分禾器这一块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技术上面的难度。

    有了效率比人高几十倍的收割机,便可以在这里大片的起伏坡地上种植牧草,然后统一用机器进行收割。以鸭子湖这边的气候,每亩苜蓿每年差不多能割个四五茬,这些收割下来的草料足够喂养二十多只羊或者四五头成年牛,比种地划算多了。毕竟,你种个一年地,就算收获两季庄稼,以这些坡地的情况来看一年顶多收个三四百斤小麦,和二十多只羊产生的效益完全没法比。就算你种的是收成高的土豆,一年收获三次,两三千斤的产量,但这些食物的热值也完全比不上那几头牛屠宰后所得到的牛肉热值。

    因此,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在不适合种植庄稼的丘陵坡地上种植苜蓿等牧草,然后喂养肉nai牛、绵羊等牲畜,绝对是最合理的行为了。这些丘陵坡地的海拔大部分不超过200米,少部分不会超过400-500米,不过其基本上都是那种起伏的平缓坡地,利于收割机械进行大面积收割。当然,在一些适合种植庄稼的坡地上,农业部也会引导当地居民们种植一些不挑地的红薯、玉米等作物。红薯秧子同样也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牲畜饲料,且红薯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便可以反复割取秧子,居民们可以拿去喂养牲畜。与之同样的是,玉米的茎秆其实也可以拿来当饲料喂养,非常实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