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样,海峡公司国的雇佣军依旧是胜少负多。专业军队和雇佣军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面对那些从北方调回来的百战之师,即便武器上占优,雇佣军们也经常顶不住。好在这里的气候大异于北方,开战的时候正赶上南方的梅雨季节,大宋朝廷的几万骑兵无法形成大规模冲击力,海峡公司国的军队又等于是在家门口作战,后勤补给跟得上,勉强还算是可以抵抗。
金河帝国此时虽然宣布中立,但这种屁话在金河二代眼中根本不具备约束力,说的时候就是当瞎话说的,做起来自然做不到。帝国政府不仅偷偷向海峡公司国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从陆海军之中抽出了很多汉族军官,以雇佣兵的身份偷偷加入海峡公司国的军队,帮助他们进行战术训练。而在情报方面,金河帝国的监察部更是全速运转,把整个大宋朝廷的活动和大宋军队的调动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比大宋朝廷知道的还及时。
在这个问题上文浩其实是犯了一个大错误,他算计得太完美、太自我了。总认为依靠金河国这个强大的后盾,可以震慑住大宋朝廷,让他们不敢轻易言战,最终向当年承认自治城市一样做出让步,承认海峡公司国的自治权。海峡公司国到时候也会让步,不再以独立的王国自居,依旧归属于大宋朝廷,只不过在赋税、劳役和政策问题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说白了就是高度自治,变成了大宋境内的一个国中之国,而他就是这个国中国名义上的国王。
当然了,这不是文浩的最终目的。他处心积虑的研究了金河帝国和大宋帝国这么多年,从一个报社小主编开始,几乎利用了每次机会,一步步爬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却在国家有难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背叛,当了造反头子,一个小小的海峡公司国董事长根本不可能让他满足。
“金河,不能再犹豫下去了,能不能成为你父亲那样的千古一帝,就看你这次能不能抓住机会。现在大宋的主力都在南方,又被海峡公司国的军队牵制,假如帝*队此时能突然出现在两浙东路,按照大宋朝廷的习惯,他们马上就会把主力调回去保护都城临安。海峡公司国就可以趁机北上,拿下江南西路和荆湖南路,对朝廷军队形成包围之势。面对我们两方的压力,大宋朝庭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北退,退到长江以北去。他们又不是逃过一次了,往南逃和往北逃其实是一样的。”
金河城的皇庄已经不像洪涛在的时候那样到处都是田地了,除了拜香的烟草田还在之外,其它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乡村度假村,其中那座最大的建筑,就是洪金河的行宫。此时行宫里非常安静,洪金河也叼着一根雪茄烟,姿势和洪涛很像,只是少了那种懒洋洋的味道,多了几分认真。坐在他对面那个穿着阿拉伯人服饰,还戴着头巾的男子居然是文浩。
“我父皇增进提醒过我要小心几个人,其中你排在前列。你怎么能让我相信你的承诺,如果帝国出兵之后拿不到足够的利益,我岂不是要帝*人去和被帝国武装起来的军队打仗?这种左右都亏本的买卖,如果我帮你促成了,那我们洪家就会成为帝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笑话。”
洪金河并没有洪涛想的那么无能,准确的讲,他还是一位很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只可惜他的性格与洪涛相去甚远,喜欢这个玩意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有些人只见一面,连话都不用讲,就心生好感。有些人只需要隔空看一眼,就想过去踹一脚。洪涛倒没那么讨厌自己的儿子,但也谈不上喜欢。如果洪金河不是自己的儿子,他恐怕连正眼都不会去扫一下。
“太上皇的担心其实很正常,他这是在肯定我的能力。而且陛下也不是个墨守成规的皇帝,在对待大宋的问题上,您明显没有遵守太上皇的意愿。虽然我没上过航海学校,但我听说过不少太上皇的话,其中有一句非常睿智。他说前人的规则不是用来束缚后人的,而是让后人当做垫脚石去继续突破的。陛下现在正站在这个基础上去突破前人的功绩,规则都可以改变,对我个人的看法和评价,应该更容易改变。其实这次合作对帝国来讲是只赚不赔的,获得了海南岛和广南两路之后,帝国基本就控制了大宋最富庶的区域,就算海峡公司国反悔,依靠帝国的实力,长江以南的地区只要帝国下功夫,同样也不是问题。”文浩和洪金河之间确实有秘密交易,不过和洪涛猜测的不太一样,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帝国。听他们说的意思,金河帝国并不是要全面入侵大宋,这里面的事情有点复杂。
“那帝国干脆自己去拿好了,干嘛还费这么大力气去逼迫赵家让位?相比赵家皇帝来讲,帝国更不希望让你来当大宋的皇帝,哪怕是长江以北也不愿意。”洪金河在皇帝的气势上比洪涛足多了,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尽显威严。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