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阿根廷葡萄酒不出名的原因就是他们虽然有近五万公顷的葡萄园和几百家酒庄,生产出来的葡萄酒却很少出口,连10%都不到,绝大部分都让阿根廷人自己给喝了,从这点上也能看得出当地人是多么热衷于葡萄酒。
不过洪涛本人对葡萄酒没什么研究,喝倒是喜欢喝,但也仅仅是喝,不会品,就和他喝茶一样,喝了大半辈子,依旧是喝不出茶叶的品种和好坏。他只能从酒标上看出拉尔夫给他带来的有两种红葡萄酒和一种白葡萄酒。
最多的是reserva牌,具体叫什么洪涛也不清楚,酒名是renebarbier,翻译过来应该是巴尔比尔,年份都在1972年,这个年份非常好,不是这个年份的葡萄好,而是因为洪涛是这一年出生的,所以他觉得能和自己一起降临世间的东西都应该是美好的!
还有就是eltango牌,这个单词就是探戈舞的意思,酒名是go,产自门多萨地区的酒庄,酒标很有意思,是一对跳探戈的男女,但是男人是虚幻的,洪涛也看不懂是啥意思。
那几瓶白葡萄非常有意思,洪涛刚看到的时候以为拉尔夫给自己带错了,因为酒标上有两个中文字:寿司!再仔细看,才知道这个白葡萄酒不是日本酒,而是酿酒师里有一个日本女师傅,所以就起了一个日本名字,叫oroya,音译叫做好乐雅,寿司那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搭配寿司、刺身之类的食物非常合适。
大旅行箱里都是酒和茶,那小旅行箱里自然就是烟了。不过当洪涛打开之后,才发现,雪茄烟只装了箱子的一半。另一半依旧是各种零七八碎的雪茄工具、书籍,看来这个拉尔夫有当老师的潜质。不光要给洪涛带货,还打算培养一下洪涛的生活品味。
相对于葡萄酒来说,洪涛对雪茄了解得稍微多一些,上辈子他跟着一群钓友也玩过几天斗和雪茄,不过和别的东西一样,他都是蜻蜓点水,稍沾既离,绝不往里钻研。
雪茄这个玩意。一说起来,就是古巴的最好,其实现实也确实是这样,不过并不是全古巴的烟叶都是好的,仅仅是古巴西部的pinardelrio(皮纳尔德里奥)省的烟草才是顶级的。除了这里的土壤问题之外,这里的气候也很特殊,降雨充足,还比别的地区冷一些。
说起雪茄,就不得不说说雪茄烟叶的种植,种烟草是一个很辛苦的活计。从每年的9月份育苗开始,烟农们一直要忙碌半年时间,才能获得收获。和其它烟叶相比。制作雪茄的烟叶更麻烦,从种植的时候就得区分开来种,用作外皮的烟叶,需要用麻布遮挡起来,不能接受阳光直接照射,叫做阴植。而用作雪茄芯料的烟叶,又必须要阳光充足,叫做阳植。
收割烟叶的时候,不是一次都采光。有点像我们采茶叶,也是从上往下。一批一批的采摘,全是手工采摘。没法用机器。最上面的烟叶香味最纯正,越往下越老,味道也越淡,不同种类的烟草从上到下最多的corojo品种有九层烟叶,少的criollo品种有六层。
把这些烟草收割回来之后,还不能卷雪茄烟,还得按照叶片的大小、种类,捆成五片一把,挂到一个大仓库里进行风干,这个过程大概五十天。风干后的烟叶被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大包,然后放到发酵房里,喷上水进行第一次发酵,当烟叶内部的温度高于三十五度时,工人就要把烟叶搬开降温,往复循环三十天左右,第一次发酵就完成了。
第一次发酵完成的烟叶开始进入挑选、加工、分级,把那些叶柄和粗大的叶脉剔除,然后按照烟叶的味道和大小,在捆扎起来,喷上烟草梗泡的水,送到工厂去进行第二次发酵。这第二次发酵很重要,由于二次发酵的温度控制在四十二度左右,烟叶挥发的阿摩尼亚和水份会把烟草里的尼古丁和其它杂质带走,还会最终固定烟草的某种香味醇度。
二次发酵之后,还要把烟叶用棕榈叶打包,放到仓库里去进行陈化,这个过程少则一年半到两年,多则十年,然后才能被送到雪茄工厂去,最终转化成一根根雪茄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