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战士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转 剑齿王朝 上(2/2)
    实际上,鬣齿兽类在发展的后期上犬齿普遍增大,很可能是为了捕食越长越大的食草动物。虽然绝大部分种类的“剑齿”都还没有后来那些食肉目、有袋目剑齿动物的那么夸张,但它们毕竟是哺rǔ类中率先长出剑齿的一支,它们的暂时成功预示着今后的几千万年将是剑齿动物们的天下。在始新世晚期,绝大部分鬣齿兽类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然而“剑齿时代”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凶暴先驱——古飙(dinictis)

    大约5500万年前,有一支食肉动物从它们和猫科动物的共同祖先中分离出来,人们称其为猎猫科(nimravidae,也有人认为它们是猫科下面的一个亚科nimravinae)。早期的猎猫科成员都是行动敏捷、善于奔跑的掠食动物,体形比家猫大不了多少,牙齿也没有猫科动物那么特化。当时它们的发展非常成功,种类繁多,呈辐shè状演化,先于猫科动物蓬勃发展起来。

    身形小巧的古飙居然能捕杀巨猪,此后向强者挑战成为“剑齿派”的一贯作风

    古飙(又称恐齿猫)生活在4000~2250万年前的早、中渐新世,是猎猫科的先驱之一。它们只有大约15米长、06米高,整个体形介于猫类与灵猫类之间:身躯和尾部细长、四肢短小,脚爪不能完全收回,像灵猫;而头部则很接近真正的猫科动物,并且可能和猫科动物一样有三重眼睑。它们的双颌强劲,上犬齿不如后来的剑齿动物那么发达,与其下犬齿的比例也不那么悬殊,但与身体相比已经显得很大,而且非常锋利,是有效的捕食武器。正因为此,很多人认为它们是食肉目中的第一种“剑齿动物”。与现在的猫科动物不同,它们是以脚掌而不是脚趾行走,这影响了它们的行动速度。因而就整体而言,古飙身体结构上原始的成分较为明显。它们曾经广泛生活在北美大草原上,以各种食草动物为食,主要是高达18米,大如非洲野牛的巨猪类(archaeotherium),而它们只有现代非洲狮的一半大。古飙的凶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部分学者认为,它们是猎虎(nimravus)和假猫(psudaelurus)的共同祖先。

    巨牙猎者——始剑齿虎(eusmilus,又称古剑齿虎)

    和下文介绍的伪剑齿虎、巴博剑齿虎一样,始剑齿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剑齿虎”,更不是剑齿虎的祖先,而是猎猫科的成员。它们最早出现在始新世晚期(约40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在此后的渐新世进入北美洲。实际上,目前只在法国和美国的一些地区发现了它们的化石。

    始剑齿虎是最早的“匕首牙”(dirk-tooth)类型,上犬齿显得很大,又长又弯,并有伸长的、像刀鞘一样的下颌保护;下犬齿退化得和门牙类似,嘴巴能张开90度以上,这两点使它们能有效地使用剑齿进行致命一击,也成为此后剑齿动物的标准特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只有26颗牙,比猫科动物的30颗要少。最大型的始剑齿虎体大如豹,从头到尾长约2~25米,身形矮而长,尾巴也长,又与豹子的体型类似。有些种甚至只有家猫的15倍大小,剑齿长度却可达到8厘米。尽管体型较小,但它们动作灵活、奔跑迅速,甚至有人还推测它们会以集群捕食的方式猎取大型动物。在2000万年的岁月中,它们积极打拼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包括和自己的同类们展开生存之战,比如与身材更加矮小但可能同样凶悍的猎虎(nimravus,有意思的是一个著名刀具品牌也叫这个名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