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的短跑冠军,非洲大草原上集迅捷与脆弱于一身的掠食者,美丽温顺却又濒临绝种的大猫,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猎豹。然而,在关注这个物种现状的同时,却很少有人了解它的起源,更少有人了解它的绝灭近亲,新大陆历史上最独特、最神秘的猫科动物——北美猎豹(miracinonyx),其拉丁文学名的意思就是“令人惊异的猎豹”。
猎豹家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中新世时的假猫(pseudaelurus)。在400万年前的欧洲出现了猎豹属的早期成员巨猎豹(acinonyxpardinensis),它们与现代的猎豹很长得很像,但体型要大得多——几乎和现代的非洲狮一样大,肩高91厘米,体长3米,推测体重可达90公斤。大约与此同时,猎豹的现生种(acinonyxjubatus)也出现在非洲,最古老的化石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的早更新世地层中,比其他现存的大型猫科动物都要早。还有一种生活在100万年前,体型稍小的猎豹acinonyxintermedius把该家族的生活范围扩展至中国。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结束时,猎豹从东亚、欧洲以及非洲的许多地区消失,把位置让给了其他的大型猫科掠食者。
类似现生猎豹的猫科动物,也就是已绝灭的北美猎豹属(miracinonyx),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在北美首次出现。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存的猫科动物中猎豹与美洲狮、美洲虎的基因是最接近的。尽管它们最早的共同祖先还没有找到,尽管北美尚未出土比旧大陆明显更早的猎豹类动物化石,但dna分歧检测的结果表明它们的共同祖先应该生活在约825万年前的北美洲。因此,整个猎豹家族可能是由北美洲向欧亚大陆和非洲迁徙的,而北美猎豹属和猎豹属(acinonyx)是由其共同祖先派生出的两个分支。一般认为,北美猎豹属与美洲狮的关系更密切些,没有猎豹属那么特化。也有一些专家把这两个属看作猫科动物“趋同进化”的一个极佳例子。
400万年前,已知最古老的北美猎豹属成员miracinonyxstuderi登场了,其中最早的化石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内华达和怀俄明发现。它们已经具有很多与现生猎豹相似的身体结构特征,包括较短的脸和扩展的鼻部,这些有助于在奔跑时呼吸道的扩展,为身体提供更多氧气。它们可能很快便在大平原上成功占据了快速捕食者的生态位。直到1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它们仍在部分地区扮演着自己的角sè。
另一种北美猎豹,miracinonyxinexpectatus,在150~1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出现在北美。它几乎与美洲虎一般大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介于美洲狮和现生猎豹之间,四肢没有猎豹长,而且爪子是完全可伸缩的。根据这些解剖学特征,miracinonyxinexpectatus可能比美洲狮跑得更快,而比猎豹更强壮,更善于攀爬。
北美猎豹属的最后成员则是miracinonyxtrumani。它比祖先miracinonyxstuderi略小,而与现生猎豹相仿,体重约50公斤,具有瘦长的四肢、较小的头,发达的胸部和柔韧的躯干;作为最晚出现的种,它比前两种更接近现生猎豹,而且捕猎方式很可能和现生猎豹一样——通过短距离冲刺追上猎物。有关它的最后化石记录在12700年前,也就是上一次冰河期行将结束的时候。不过,某些不绝对可靠的信息表明,它们有可能在墨西哥西北部甚至美国西南边境生存到了20世纪
北美猎豹属动物有许多与现生猎豹相似的身体特征——短脸、修长躯干、长而瘦的四肢、结构轻巧的肢骨,但也比现生猎豹略微粗壮些,脚爪可以完全伸缩,而不像后者的脚爪为了更好地在奔跑时抓地而只能部分伸缩(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所有现生猫科动物的特征之一)。它们在北美大草原上的出现被认为是使叉角羚进化出超强奔跑能力的基本原因,美洲的现生猛兽中没有哪种能赶得上这种独特食草动物的速度——接近每小时966公里。
实际上,古生物学家目前对这个类群仍所知不多,只有一些零碎的资料,而根据这些样品而对各个物种所做的分类并不是很明确且存在争议。它们也许不仅生活在萨瓦纳草原地带,同时也生活在多山地区,就像今天的美洲狮一样。生活在山地的种和亚种可能像雪豹一样有更厚的皮毛和更长的爪子。然而,对它们的复原只不过是通过一些碎片完成的。
我们期待着更激动人心的发现。
鬣狗类演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繁盛于旧大陆,其唯一通过白令陆桥“入侵”过北美大陆的豹鬣狗(chasmaporthetes)虽拥有强大的双腭,依然是很快灭绝。巨鬣狗当然也不例外,目前它们的化石仅仅发现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尤其是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区,都发现过相当丰富的巨鬣狗类动物化石和遗迹,而最近甘肃和政地区发现的巨鬣狗更是被业界格外关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