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你,你果然是皇嫂甄后!怎么到这里来了?”
“唉,一言难尽!”甄后把自己怎么被郭贵妃陷害的经过诉说一遍,然后又说:“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为洛水之神。因为你我还有未了之缘,所以我到这里相会,了却前缘。那玉镂金带枕是我陪嫁的东西,我在暗中感化了魏文帝,因此他才把玉镂金带枕赠送给你。你留作纪念吧!”
“想我曹植空有满腹经纶,反遭别人猜忌。如今我万念皆灰,愿随仙姬守洛河。”曹植忧郁地说。
“唉!”洛神两眼含泪说,“可惜你我有仙凡之别,如今相见之时,也是永诀之刻。这里有耳环一只,赠送王爷。望王爷多多保重,小仙告辞了!”洛神说着,摘下一个耳环,赠给曹植。
曹植双手接过,又从自己身上解下一块玉佩,含泪交给洛神:“多谢仙姬厚赠。小王身边没有别的东西还敬,只有这块玉佩赠给仙姬,望多保重!”
洛神接过玉佩,转身踏进洛河波涛,又回头向曹植望了一眼,就消失在波涛中了。
曹植精神恍惚,如痴如呆,不知这是真事还是梦境,只是望着洛河发愣,直到随从人员催他上车,他才猛醒过来。
后来,曹植为这次会见写了一篇赋,题名是《感甄赋》。魏文帝死后,明帝曹叡继位,看到这篇赋后,感到不是味,就把题目改成《洛神赋》。
“这就是洛神和曹植之间的爱情。”如歌淡淡的说道。
李世民叹道:“想不到这历经无数次朝代更替的洛河水中,竟还有一个女人如此凄美、执着的爱情。”
如歌道:“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如歌接着道:“你觉不觉得,其实甄宓其实是很幸福的。”
“可是她死了。”
如歌淡淡的笑道:“曹操想她,曹丕爱她,可她的心里却只容得下曹植。”
看着如歌的笑,李世民的心却很痛,他似乎已从如歌的话语里读出了什么。
或许,在如歌的心里,容得下的,也只有一个李建成而已。
二人继续向前走去,眼光却不时掠过那些迎风而立的灯笼,上面绘着不同的图案,但大部分都是关于爱情的。
如歌的目光落在了一盏浅黄色的花灯上,灯上绘着清冷的月宫,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静坐其间,她低垂着双眉,使人看不清她的脸。
吸引如歌的,除了她的寂寞,还有旁边那淡淡的笔触所誊写的诗文,一句很简单的诗,却曾带来过无数次的死亡,“玉妃乘月上瑶台。”
“这句诗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
如歌的目光迅速的在四周过往的人群中搜索着,可悬挂风灯的人似乎早已远去了。
“怎么了?”李世民问道,目光也投向了这盏特殊的风灯。
如歌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口中慌乱的说着:“不会的,她一定不是,一定不是。”
李世民似乎也感觉到了如歌的紧张,问道:“你说的她是谁?”
见如歌不答,李世民猜测道:“是不是如夜?”
“嗯。”如歌问道:“你还记不记得可情给我的那支桂花?”
李世民也已经想到了答案,道:“她想告诉你的是,这件事和月宫有关。”
如歌道:“神话传说里,也有吴刚和桂树的传说。”如歌思索了片刻道:“其实我早该猜到的,‘玉妃乘月上瑶台’,这句诗除了暗含一个名字之外,还有一个地方。”
“既然可情早已查到了,为什么她不直接告诉你,还要弄什么桂花呢?”
如歌道:“可情的脾气我很清楚,月影要出卖的是天下的消息,所以,她绝不会得罪任何一个门派,更何况是密不可测的月宫。她一定是怕消息外泄,所以才用这个方法告诉我。”
李世民道:“你说的这句诗暗含一个名字,她是谁?会不会和月宫有关?”
如歌黯然的答道:“不会的。她已经死了十年了。”
李世民道:“你怀疑这件事和如夜有关?”
如歌并不否认,道:“如夜曾阻止过我追查这件事,我想,她多少都应该知道点什么。”
如歌不安的问道:“你说,如夜会不会是月宫的宫主?”
李世民道:“你在担心什么?”
如歌道:“如果如夜真的是月宫的宫主,那么紫竹剑杀人的事,她就脱不了干系,还有,她为什么要逼叶飞现身?而且还不惜利用了羲和。”
“你在担心羲和?”
如歌点头道:“羲和真的很爱如夜,如果我们的猜测是真的的话,那么,如夜自始至终或者都是在利用羲和,包括羲和遇到那个穿粉色长裙的女人,从而得到这句诗的事都是如夜一手操纵的。”
李世民道:“你放心吧,只要我们不说出去,没人知道。”
“可是,这样对羲和来说,会不会很不公平?”
李世民道:“你想想,以羲和孤傲的性格而言,如果他知道了真相,结果会怎么样,只会是更多的无休无止的死亡。更何况,这些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事实是什么样的,谁也不清楚。”
“也只能这样了。天快亮了,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先回客栈休息,然后想办法找如夜。”李世民又恢复了他的镇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