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开箱子之前,我曾幻想过很多种结果,里面可能是一只龙,能载我们出峡谷,或
者是什么仙丹的,吃了马上白日飞升。怎知打开箱子一瞧,里面的东西虽没有被时间
腐朽,但这些东西也太普通了。
箱子里是一些用金竹铸造的器物,这东西能对我们有多大帮助。好在我是学建筑的,
对这些被分拆的东西,很是熟悉,对它们有一种立体上的观察感。我们小心翼翼地把
这些东西拿了出来,我把它们分列一看,这箱子里居然是一只大风筝。
说是风筝,其实不然,在形体上和现代风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小光一看便松了口
气,看来这些风筝还不能小瞧了。许少德和艾伯特在一旁纳闷地问这问那,完全不晓
得这些是什么东西。
范里说,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
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
著名工匠鲁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就有
这么一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风筝一开始不叫风筝,而被称为“
鹞”,北方谓“鸢”。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出像
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木鸢产生于战争之中,用于战争之时,它随着我国丝织业和造纸的明,不断演变、
展。相传,公元前203-202年,在楚汉相争对峙的最后阶段,汉兵先包围楚营,汉将
张良借大雾迷蒙之机,从南山之隐放起丝制的大风鸢,并让**童子卧伏其上,吹奏
楚歌,同时命汉军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营官兵思乡心切,不战而散,楚王项羽也自
刎于乌江边。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张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传说。
公元年,东方的风筝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
感而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
英伦海峡年他再接再厉,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6军部大感兴趣。
“你说了这么多,难不成是让我们乘着风筝飞出峡谷?这太疯狂了!”我不敢置信,
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你别怕,肯定管用的。先组装起来吧。”小光并不气馁,她说完就半蹲下来,把弄
这些风筝的零件。
这些金竹当真了得,到了今日竟然还坚硬如铁,还有一半原因得归功于铜皮箱子。这
箱子封得严密,滴水未尽,箱子内部处于真空的状态。许少德怕高,即便风筝能载人
飞行,他也会吓得一命呜呼。因此,他一听,就吓得两腿软,直嚷着另寻出路。艾
伯特更是夸张,他竟然说,自己给一个中国的江湖先生算过命运,说如洪水定有大
之象,但遇山崩,则命不久矣。我一听就笑了,难怪他一直不安,原来是相信了这骗
子的胡说八道。要是人的命运早被写好了,那人生何来意义,就算写好了,我们又怎
么能知道别人的命数。更甚,拿别人的命数赚银子,不得断子绝孙,也得断了命根子。
“现在来了山崩和洪水,你也不一定死。”我尽量安慰艾伯特,出了峡谷后,还得指
望他照顾咱们呢。
“是真的,那先生特别灵,我去过辽宁的一座古寺里,一个和尚给我算的,可准了。”艾伯特认真地说道,看他的智商,也不会轻易上当。怕就怕中国的骗术太过博大精
深,这黄毛小子怎么能看得透彻。
“别想了,现在马上就可以出去了,你就别担心了。”我找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他,只
好重复着这几个字。
“如果我死了,请你帮我把钥匙和密码送回美国,送给我父亲。求你了。”艾伯特不
像是开玩笑,虽说他是美国鬼子,但我最尊敬孝顺之人,何况现在的情况,不答应也
不行,让他安心最为紧要。艾伯特安下心后,又把联系美国那边的方法告诉了我,我
背给他听后,艾伯特这才完全放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