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质(二)
战国时代秦人玉器现极少这与战国秦墓掘较少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玉工艺在秦国的衰退。
1.1954—1957年在西安半坡掘战国墓112座其中只有五座墓出土小件玉石器有石壁、石环、玉珠、玉饰等。
2.长安县韦曲南战国墓出玉带环饰器为仿青铜节约的形制[5]。
3.西安吴家坟出土玉夔龙佩身体作s形[6]。
4.1978年户县战国墓出土夔龙佩2件形制、尺寸实全相同[7]。
5.1978年秋户县战国墓出土小玉件一组计有玉鱼2件玉昆虫1件、玉蝉1件、玉蚕若干玉勒5件。另有串饰1由429粒玛瑙、绿松石管、珠组成[8]。
6.1998年淳化县胡家庙乡出土战国时代铜釜1件中有串饰一组由若干粒玛瑙、白石管珠与一片海贝组成[9]。
秦代享国日短出土的秦代玉器数量有限主要出土于陕西、湖南、河北、河南等省秦墓中其中秦文化风格鲜明的只有两组:
1.1971年西安北部联志村秦代窖藏出土玉人、圭、璋、璧、璜、觿、虎等85件均为碧玉大部分素面少数有粗糙的阴刻线花纹。
2.1975年山东烟台芝罘岛阳主庙遗址出土两组玉器、每组都为:圭1、壁1、觿2。研究者认为这些玉器当是秦始皇东游海上登芝罘祀阳主神时所瘗埋的为秦式玉器无疑。
从出土情况看春秋时代秦国玉器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与关东诸国玉器现情况有很大的共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玉器主要出自墓葬和祭祀遗址中其主要用途为佩带、敛尸、祭祀天地诸神。秦在继承西周文化学习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关东诸国相近的玉文化观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