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秦陵风水的传说
    秦陵风水的传说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主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这样秦始皇很快生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份。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笔者曾著文提出过异议。在笔者看来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见拙作《秦始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o年第5期。)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笔者曾以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范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不够全面也不甚确切。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ooo余米一般宽4o多米最宽处达7o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陵墓内果真有飞雁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