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o年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之聘芗斋先生出任武术组副组长一职后因外出去职。
1958年应北京中医研究院的邀请在广安门医院以站桩主治各种慢性疾病开辟我国独特的站桩疗法。
1961年又应邀前往保定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教授站桩功。
196年芗斋先生在天津去世。
芗斋先生门人甚多而在技击上出类拔萃者尤以赵道新、尤澎熙、韩星桥、卜恩富、张恩桐、赵逢尧、姚宗勋、王斌魁等为著。
意拳的练习方法、套路技巧
意拳自芗斋先生创立至今已有近8o年的展历史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问今日之意拳可谓是中外拳学之精华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几十年来意拳正是以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医学、人体力学等作为训练的理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科学地阐述意拳的原理原则并在科学理论的不断验证下逐步完善其拳学理论进而科学地指导意拳训练实践使意拳在拳学研究和训练实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具体而言意拳锻炼重在健身和实用两个方面没有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意拳”。主要由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力、拳(掌)法、推手、散手等内容组成。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进行拳术各项训练的基础是意拳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的训练手段。站桩根据练习目的和训练阶段的不同可分为技击桩和健身桩这两种桩法都是在外形不动即保持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进行锻炼。
健身桩锻炼强调精神训练、意念诱导和统帅肢体同时进行要求在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和呼吸自然的原则下进行休息式的锻炼也可以说是锻炼当中的休息。这种锻炼符合人体生理机制和所应达到的功能状态同时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得到改善以增强身体素质。
技击桩是掌握拳术实战技击的基础是求得浑元力的最好方法。因此欲求拳术的技击效用须在健身桩的基础上通过技击桩的锻炼运用意念活动使全身与外界建立争力以求得拳术所需要的浑元力。所以说站桩就是一种运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在不动中求微动在笨拙中求灵巧静中求动的训练方法。通过站桩训练从精神到肢体的放松先是精神上的放松然后训练肢体的放松进而训练精神和肢体的松紧以及松紧的相互转换使人体的神经支配与肢体活动达到高度的协调和一致使肢体处处通连成为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在这种状态下人体自身的感觉高度灵敏动作协调统一其效果表现在拳术上就是“动一处牵全身一动无不动”。此外通过松紧的相互转换训练整体的弹力做到“周身无点不弹簧”并在技击中挥决定性的作用。试力是将在站桩中获得的浑元力充分调动起来用之于实践的一种科学训练手段它是意拳锻炼的中心环节意拳训练体系中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项专门的训练课程是掌握意拳技击的关键之一。试力是使人在身体运动的情况下运用意念诱导继续掌握争力体会站桩中培养起来的浑元力在肢体有位移时还能否做到均整有力运用自如以利于随机随势任意力。从这个意义讲试力就是站桩在空间的延伸。
试声是意拳特有的一种练功方法一般将其归于试力范畴是为了弥补试力不够细微之处。
走步也称摩擦步它是意拳训练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所谓摩擦步是指我们脚步移动时脚底与地面似接触似不接触而且在意念活动中与地面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实际上摩擦步就是腿与脚的试力。其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并在前后、左右、进退的步法变换中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和整体协调具体锻炼时多与试力相结合进行练习即初步的活步试力。
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力简单地说就是浑元力的动。因此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的锻炼都是为了给力创造条件。意拳的拳(掌)法是一项专门的训练本质上就是力它要求是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爆炸的度打出很整的力量以便完成有效的打击。
推手和散手是意拳技击实践的两种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训练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对抗性。
推手可以说是试力和走步的具体化从练习角度讲也可叫做双人试力。从训练的目的看则主要是为了训练在双方有肢体接触时能够牵制对方并施以有效打击从这层意义上理解推手乃是有条件的实战是为了弥补实战之不足。
散手意拳也称之为实战或实作它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验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从原始意义上讲散手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斗。此外意拳锻炼除上述基本内容及针对这些内容的专项练习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练习如打沙袋身体抗击打能力的训练眼法训练及身体柔韧性练习和耐力练习。
意拳认为器械是自身手臂的延长。意拳的器械训练与徒手训练本质上完全一样。意拳主要的器械有:半把杆、双把崐刀。
多年来意拳对于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保留并展了我国传统拳学的技击效用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目前意拳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传播于社会各界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在国内许多省市及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建立有相应的意拳组织。
意拳有着广阔的展前景“弘扬意拳精髓传播武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广大意拳同道一贯坚持的宗旨和共同奋斗的目标相信意拳必将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