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孙门八卦拳(2/2)
    眼要随眼为心之苗专注于手的动作有助于神不外驰。开始走转可能会感到晕眩一周左右即可过关。如此练习会很容易察觉到自己动作哪里不合不整。眼随手的另一层意思是手即敌人的方向自当关注。须注意的是眼随手的意念不可太过应放在整体的动作上。

    田要饱保持平稳的腹式呼吸使丹田充实时时饱满小腹实沉丹田气足而涌全身脉畅气足而内劲自生。

    肛要提尾椎内卷勿翘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翘臀则有失中正且腰腹无法放松力无法上下传输而滞于腰。

    肩要沉沉肩先应松肩切忌僵紧肩僵则力至肩而止无法达于梢节。勿使双肩上耸或左右歪斜以使双臂之气能畅入躯干亦可使于丹田、根于足、聚于脊的内劲顺利通过两肩畅达双掌。人多耸肩而不自觉先耸肩至最高然后松肩下落再稍向下用力即沉肩。

    肘要坠手臂微曲肘尖朝下与沉肩配合为力和抻筋拔骨的重要一环更有护肋之意。

    胸要含过则窝胸不及则挺胸肩必有后拉之意于力有碍且气不能沉于丹田。不挺不窝自然即可。尽量使胸腔松空而使气顺不滞胸部放松并且以意念放松轻微向内缩让感觉放松的胸部好像虚空无物一样以使脊柱聚力反之气行不顺劲力难以聚集。

    腰要拧腰脊伸直后腰部向后挺直使脊柱拉直则督脉畅通同时丹田因腰直而不受压以利聚气。拧腰一为练腰腰为肾府;二为八卦掌步走偏门故斜身对敌;三是在整体的抻筋拔骨中由于拧腰的加入增大了幅度和强度获得普通拳式达不到的锻炼效果。

    胯要坐松腰收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身体重心自然下沉即为坐胯。

    膝要抱双膝有内夹意识互相联系行步时两膝相磨而过有护裆之意即抱膝掩裆。

    臂要伸沉肩坠肘使腋下大筋拔长肩关节在下沉基础上要有向手掌方向的位移松、送。

    腿要曲双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这样才能增长腿力和腰力。曲腿而行对膝盖有压力故在练功前后应充分活动膝关节不要贪功而使功架过低伤及膝盖欲不达。

    腕要塌但不能塌腕太过是为折腕掌与地面垂直即可。

    指要乍手指要挺拔自然乍开勿僵勿懈。掌心要空虎口撑开食指上指对应打来入虎口。此时配合含胸头顶、沉肩坠肘、塌腕拧腰才算完成上肢的抻筋拔骨。

    指对肘后手中指斜对前手肘下相距一拳增加双臂筋络对争似灵蛇一样将身缠裹。

    肘掩心后手肘窝斜对心窝相距一拳左右。大臂与身体45度。过小则瘪大则掀肘。

    足要绷行桩时踝部不要松懈后脚通过重心的转移拿起来前伸时绷脚尖使前脚掌先落地而不是脚跟才会形成“趟泥步”。

    趾要抠足下有松紧离地时趾伸落地时先试探后抓紧地面落地生根。

    步要趟后足似从泥中拔足高不过踝越过前足时因角度变化而成绷足前趟。

    行要稳初习宜缓步而行重心过渡缓慢而清晰如履薄冰配合抱膝掩裆、屈膝坐胯、步趟趾抠等前述诸要使全身神经充分兴奋达到八卦掌特有的锻炼效果。

    臀要敛肛门上提勿翘臀与直腰配合同时两髋内夹以利包裹住小腹丹田之聚气勿使之从海底泻漏。

    腰要塌松松柔柔地沉塌不可用蛮力沉塌是利用塌腰落胯的动作将整个身体的重力松沉至脚底涌泉穴让腰部上上的各个部位完全彻底放松。下塌腰又称为坐胯坐胯是轻轻坐不用力的坐好像坐在椅子上别人把椅子拿走你却不会跌倒这么轻的坐。

    背要拔以使脊柱从颈椎到尾椎伸拉成一条直线一则气脉通畅二则有利直腰含胸。

    掌形

    撑即手指要顶撑有各指节间尽力拉开之意;虎口用力撑圆拇指与食指撑成八字其余各指间自然分开。虎口撑开五指撑圆食指略微上挑就可劲贯指端。开始时会很累坚持下去就会感到手心热。后手食指挺劲中指、无名指、小指微曲有扣含之意;掌心向前不可腆也微含虎口撑开。掌心要凹陷有掌心含空之意大指根节略向掌心扣小指与无名指微向掌心裹从大指尖到大指根、掌心、小指、小指尖成一圆弧。腕根向下塌掌背尽力向小臂靠拢保持掌面垂直于地面但不可用僵力而要用柔力。肘尖向下松坠手臂力撑之时肘尖永不伸直始终保持一定的弯曲以使手臂气脉保持通畅。手臂尽力向前伸展以使肘尖内侧正对心窝但此伸是在松坠的基础上切勿用力伸直而是用意拔筋之伸。另外意想手臂下沿从指尖经指腹、掌根、肘尖至腋下的整个面都有向外鼓胀之势。立掌伸臂时拧臂使两肘相合以使所坠之肘尖正对地面从而使劲力顺涌至掌。双臂要合肩合胸具体到右肩合左肘、左肩合右肘、双肘合胸。合者尽力靠拢也。于手臂而言使手上沿从指尖经指背、腕、肘弯至肩整个面都有向内抱拢之意意念将手臂缩回与伸成一对矛盾力。

    孙门八卦拳--顺逆和化

    一、手足自然往前伸——顺

    手足顺其自然往前伸肩肘腕胯膝关节自然放松使气血畅通。伸绝不是用力的击或打左旋右转中身体、手足不可有丝毫别劲之处而要练出舒服、自然、顺的感觉。不是求绝对的快而是要达到快慢有机的统一以求练到内外三合、连环纵横的程度。自始至终不使拙力、笨劲日久四梢就会随着意念的指挥而动。意境上要无限远手扣至天门形体上要肩肘腕指节节抻开意念送出时让两臂之夺力出来。此时两臂筋脉必有一个往回拽的劲儿不让膀子出去要想返回先天之和谐就得通过练功把筋脉一点一点地全松开。

    二、气、力合—极力往回缩——逆

    手足要出力但力不但不外露而且要极力往回缩。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形散乱便无形体。气、力极力回缩可使身体协调一致从双肩双胯往回缩使气、力合一缩到丹田达到蓄神目的。注意调气灌于丹田然手足的自然伸展看似松散神和内劲就是在这种似松似散中逐渐练出来的。还可帮助于定心气心定则神凝神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久之则达到筋顺、骨、劲连气之循环不断。

    三、气、力要保持中正——和

    运动中的呼吸不是急促和猛然的而是气似云行出入绵绵若存若无在自然呼吸中养成匀、细、深、长的习惯达到周身之气圆满无亏。日久气到用时可敛入脊骨与力合到一处。拙力的存在会妨碍内力的产生必须把拙力除净内力才会逐渐产生而气、力中正便是除净拙力的有效方法。必须掌握每一个动作用力的瞬间和不需要用力的分界该用力的时候坚持缩力保持力的不顶、不丢、不过。形体上体现舒适、自然身形稳健。这个阶段就是内劲内涵阶段。但这时也最难坚持和最容易产生灰心丧气情绪会感到周身无力与人较技往往伸手便被击出。会认为把功夫练丢了练功方法不对以至产生不愿继续练下去的思想情绪。这时千万挺住这是练功高层次的换劲阶段必须坚持练下去。

    四、后天之气、力归于丹田——化

    人的气、力均属后天是浊气、拙力若使其转化为真气、内力就是将后天之浊气、拙力合一缩到丹田形成转化。运动中的伸缩应该配合呼吸来进行拙力与呼气的时候使气、力合一一起极力往丹田里缩去。这个转化过程时间较长习者一定坚持长久地练下去。不要怕练得浑身无力更不必担心将多年的功夫练没了。不通过化的过程真气就永远化不上身内力永远练不出来。练功日久对外来的侵袭不但能用视觉来观察而且能用身的触觉来体验因为触觉能触到对方意念的真实性。不但与人较技时如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形成新的运动素质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日久身体气、力化之似觉有若无每逢静中动时身体移出而不知己之动则不知有己每与他人动手时伸缩往来变化闪展腾挪如入无人之境而身体气力自觉无动这是不知自己之动而静则不知有彼也。形成了掌无掌意无意形无形象无象无我无他的境界。

    孙门八卦拳--走圈

    转圈将基本功和最高层功夫统一成极简单、内涵又极丰富的练功方法是八卦特有的劲力与身法相结合的方法。是在不断的盘旋绕转中仍然能够身体放松脑子精神安静舒适然后再静中求动达到专一而不乱。能产生一种旋涡让习者能将其放大、混合、控制自然能量透过自身与天地往来这种拧转的作用根据练者心意产生螺旋能波同时这种能也可带反过来带动其形气在高级阶段此旋涡可同时飞腾于天及沉降于地并产生威力惊人的杀伤破坏效果。旋转是挥力量最佳方法不论坚如钢铁或柔弱如水一经旋转即产生无穷威力钢铁旋转固然令人不敢逼近空气旋转造成的旋风也威力无比水旋转产生的漩涡则更加恐怖。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在挡避的同时反击。球状或弧状能承受更强的压力也可通过螺旋积极的转换或偏转能量要精通这种技巧应用意而不是用力来完成。

    转圈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顷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因虚浮之气己被练下去歇尽了心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

    转圈是架式使然如果架式没有拧转的动力而勉强走圈是未得要领。当深入八卦高层后会觉不得不转在于全身各部位的拧转当八卦拳的架势出来之后会带动出一个行动力来形成了前进的势和拧转的势实际上是劲在走。最初是身体产生势后来是整个势在带动身体单换掌要掌握那个势身体要随势而走。八卦是求变的要产生变就要把自己的中心缩小极端的拧转要把中心缩的越小越好中心越小变动就越快可变的范围就越大气势一摆开就好像一张网。转掌不是走的而是身形逼出来的所有的招式都兼带反弹力身法步法全都是在别劲中进行要将腰的柔韧性练习到象一条龙一样几乎盘在树上。八卦的进退是藉身形架构的轻微改变而改变架式的势比方塌腰向前坐臀向后加上拧转就是回旋所以是身随势步随身。不是用腿去迈而是用整个身形催动腿走出。

    走圈最好转树正是通过以树为圆心的不断走转才练就出腰如轴立的横劲。转树功法的根本目的是练腿和腰腰如轴立不是孤立的其基础还在腿而且是运动着的腿走起来要稳如坐轿才能挥腰部拧转的劲力才能将这股螺旋劲上达掌臂所以走是根本的根本。练走圈并不是一上来就要转树先学会步法并标准化然后走直趟并垂臂等腿上有劲了稳定了自然了再走圈这时先走大圈脚微微内扣慢慢的再收缩等腿完全变稳如坐轿了然后才拧腰转树走八式。

    初走圈以稳顺入手入手即求轻灵则会流于轻浮而根基不稳气血上浮从而犯三害之弊。稳就是定架子的要求一步一趋找四德的要求按照九要去逐个对照再逐渐理解八能。顺就是不犯三害手足顺其自然而出注意头顶塌腰、肩与胯之气力缩劲、脚之踏劲、脚后跟之扭劲、谷道之上提则初步可。抽胯为了上下相通相合同时小腹微提而腹内尽量松空。移左步抽住左胯根右步抽住右胯根。不仅虚步能进退实步也要能起落进退。先身架要合规矩。手与脚的劲力从腰而来腰圆活力就放出来了。若要腰活就须塌腰坐胯。若要塌腰坐胯就须沉肩坠肘、顺项溜臀。若溜臀就须吸胯裹裆。若裹裆就须曲膝。若曲膝就须舒趾而重心达足。只有节节协调贯通力才能通达四肢。腰要向下沉坐于胯。两腋裆胯周身处处呈现一圆球状既圆活又有撑力。两肩、两肘、两肾、两胯要向内裹。两膝要相抱两肩两胯要向内扣。四坠即肩要往腰上沉坠腰要往胯上沉坠胯要往膝上沉坠膝要往足上沉坠。要求两足要平起平落不揭蹄、不亮掌有趟泥行走之意。裹裆、两足内侧胫骨要相磨。要求做到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气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天地人三合(头要融天脚要融地胸要融空)。上身要向圆心转两肩连线与径向成3o度或45度。出脚要平不要抬脚尖不要压脚尖出脚要松。腿上用劲凭身势带动脚腕不要用劲出脚要圆不要直出要有一定的弧度以树(桩)为中心的圆。身要正不要往里偏。身要轻灵不要有起伏。迈步在胯动要胯换胯不要腿换腿。光是腿换腿容易两腿叫劲不能顺劲。足平出地面但是不要推着地。转圈不是趟泥。胯以上姿势保持不变步伐大小按个人小腿长短定走转之时两脚基本与地面平行。腰要塌住胯与大腿有夹角。下坐气下沉。放胯时利用身体的惯性把胯扔出去就行。前脚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在走的过程中是松的碰到东西才会紧。就靠惯性往前一送就行了而不是迈出去的是靠腰腿劲把它送出去的。不要光转身要掉胯转胯。走时要把身子扭过来向着圆心。腰以上部分扭胯以下还保持向前的方向。一能拉抻各大肌肉群二把身体绞起来便于出螺旋力。

    转圈有快慢之分快转锻炼身法、步法、眼法、久转之使脚底下有活儿身法非常灵活。练的是腿脚身法。慢练也叫细练功效是出内功练的是内气着重练气逐步体会阴阳虚实的转换(胯)应该越慢越不嫌慢配合呼吸应比打太极还慢始终是用一只脚在支撑体重找横劲要用丹田领着走。所有动力都由脚底动因此每移一步都是实脚两腿单轻单重身体又极度放松加上落跨的旋转两腿变成打气机气的产生非常快。转圈核心是身转步走的拧旋度要达到要领要求身步合一地拧旋到位。身架自转拧旋度要达到要求。走圈过程中不能休息中断如换式也应如太极般一手接一手其势连绵不断一气练下去不可中断。断则散。每次练习的时候保证一百圈的运动量或者确保半小时这样就比较容易有气沉丹田的充实感而且全身的劲、气流动也会让人感到运动后的舒畅双手会感到充满劲力似乎手掌都变得厚实有力。

    行步如趟泥全身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如行云。换式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两脚要虚实分明左右互移。抽身换形翻若惊鸿;随机应变奥妙无穷。初练时先走大圈上身拧转不要过大否则腰不活硬往里拧走转不稳心火上升内气不调五脏受损。初练时走转要慢由慢到快可早练慢晚练快不可操之过急。要想功力增长快慢练是最好的途径在功力训练一定时间以后还要同时练习身法快练主要以步法配合身法以身法找步法以步法身法带动掌法变化。呼吸任其自然气自然往下沉意念上有松沉的意境日久气沉涌泉乃至地心。待丹田气足催动全身则走转日快一日时快一时。初练时走的圈要大一些会走大圈的人也会走小圈一般以寻常人走路的步距12步一圈为宜。有功夫后可以走大圈也可以走小圈。大圈练习力气小圈练习功夫初练圈要不大不小方便找劲入门后圈要小方便长劲再练又要大圈越大就越近似直线同时这全身拧成一股绳的感觉似乎也越难找功深入骨后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随便怎么走都有拧的感觉。

    孙门八卦拳--飞九宫

    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当中一根。竿不拘粗细。初练地方要宽大竿相离要远大约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余或两丈不拘尺寸练之已熟渐渐而缩小缩至两竿相离之远近仅能容身穿行往来形如流水旋转自如而不碍所立之竿。走练之时舌顶上腭。会拳术者按自己所会之法则运用可也。无论如何运动左旋右转两手身体不能动着所立之竿为要。此不只运动身体已也而剑术之法亦含藏于其中矣。竿之高矮总要比人略高。可以九个泥塾或木塾将竿插在内可移动练。用时可分布九宫不练时可收在一处。若地基方便不动亦可;若实在无有竿之时砖石分布九宫亦可;若无砖石画九个小圈走之亦无不可。总是有竿练之为最妙此法走练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当中一根又共比喻九个门。要练纯熟无论何门亦可以起点要之归原不能离开中门即中五宫也。走练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敌九左右旋转曲伸往来飞跃变化闪展腾挪其中之法则按着规矩;其中妙用亦得要自己悟会耳。人以所善诸艺往来穿梭数月步法由拙渐活。

    盘根功旋转飞腾劲不断。定桩是在不动之式中养真气、固底盘、定格式而行桩则是在进退变幻之中练内气、固底盘是基本功的高级阶段。练之日久在走架与技击中虽进退迅轻便而不失其沉着稳健内气不散;着法变换敏捷而常能内劲吞吐自如力贯四梢。具体练法是所走之圈直径仅为一米;步则是一摆一扣脚根先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走双线且身法较低。将气归于丹田口虚含舌抵上腭以鼻中呼吸细缓深长而均匀全不用意纯任自然以神慑心意静神安。行走时则步履与呼吸相随无论快慢一般地一息七步为宜练之日久或走或跑或与人较勇皆可以保持中气平和而不喘息。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孙门八卦拳--足形

    十趾用力抓地但不是将脚趾卷屈而抓而是抓而不屈是为增加附着力而抓而非抓拿之抓。抓地牢是指小腿、脚背、脚底、和脚指都完全放松不用力而把重心完全落在涌泉穴上以保持身体平衡脚部牢固没有丝毫倾动。把脚指用力扣地只会造成脚部僵硬对维持身体的平衡以及步法的变动反而不利。脚向前迈步落地时要探落以前脚掌先落地点探落实后胯部前送使脚掌向前搓地落实。每一步皆如此如地下有陷坑状须探出踏实方能落脚。双脚迈进时须摩足擦踵每一上步都须使双脚之内弓及踝部内侧相摩擦以保证双腿整而不散并使双脚内缘都在圆弧之切线上。脚离地时要力勾使脚离地后不向后翻蹄亮掌以保证脚掌能平起平落。双膝内扣使两膝始终保持内合之势每一动步须使两膝相擦而行。两胯向内扣合亦即两大腿向内扣合使两腿有内夹之势从而使劲整而不散合而不乱。保持双膝始终处于弯屈状态初练时可微屈随着功夫日深而蹲之亦低。

    八卦掌内气运行要明九节透四梢。九节:臂之三节为腕、肘、膝腿之三节为胯、膝、足体之三节为头、躯、腿。具体到练和用则要求头顶项竖、腰如立轴、屈膝随胯(身之三节)松肩、坠肘、坐腕(臂之三节)合胯、提膝、旋踝(腿之三节)。所谓气通分三节是在意念上对三节之处要着意比如松肩气到肘松肘气到手。

    孙门八卦拳--单换掌

    八卦奥密在转掌(单换掌)一式通百式通千变万化在心中。不必将八掌练全只将单换掌习熟则变换之理油然而生。只在单换掌或转掌上下功夫足矣开始时一定要把要求吃透每一个字都要琢磨有一处做不到就白练了且气易上浮应平心静气放慢度一招一式的练。八卦是慢功走三五年的单换掌而且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要求都要做到自然会有内劲产生身体会有整劲的感觉再练其它套路会很容易。单换掌形简意深实战性强八卦功夫尽在其中。基本功在单换掌中其它七掌多是变化而已只要步法、单换掌对八卦掌就已经掌握了一半以上以后多练增加功力否则掌握的掌法再多可能也只是空有其形所以要多练走转和单换掌。八卦全部变法都以单、双换掌为本。各派不同的单换掌本质东西对了外形很随意所以单换掌的用法就很多。单双顺为基本掌法式子简单但身法难练练好单双顺就得到八卦真谛。

    单换掌从动作外形看两掌掌心一向里一向外两脚一摆一扣从外表看它是一个面对圆心、左臂屈肘外旋向右则掩肘于头右侧上方右掌于左肘外侧下方两手指向上两脚对弧线的推掌动作;要求周身上下完整不懈头顶气沉、沉肩坠肘、两臂圆撑、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收臀裹胯、两膝相抱、脚趾扣地无一处不在顶劲无一处不在用力。一掌前伸一掌护后下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裹胯合膝、虎口圆撑、五指微扣双手感觉是在抓抱篮球一般劲力达到五指既是外顶内按。通过“舌抵齿扣、提肛溜臀气沉丹田”的心法结合里直外扣、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加上合膝、拧腰、裹胯的方法练习。只要架正、气通、意合就可以加强掌力和产生螺旋力积累在走转换式之中逐渐打通全身筋脉平衡阴阳也具备了击技的基础。换势的时候是穿掌腰转掌穿易做成类云手的开掌而不是穿。

    初习单换掌掌对前方;继续努力掌对圆心;继续苦练掌过圆心胸对圆心此时虽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没有拧旋到位没有越过这一层面功夫不能产生根本性突破。在此基础上至胸腰过圆心、头扭向里圈肩的肩窝处下额放在肩井穴后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后掌的肘尖下对肚脐前掌下对后脚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与后脚的脚根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是身架拧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转自如似行云流水运掌转换突变洒脱说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节已解开贯通力自然达四梢周身劲力必饱满无疑。遵照下顺上逆中圆的身架而练至浑身拧成一股绳从而所获得的整劲也叫浑元劲、螺旋劲。

    走八卦单换掌可用劈拳的架子一手前扑一手后兜将这个架子维持住两手不要再动。在圈子上的内脚直走外脚内拐这样就走成了圆圈。劈拳一手前扑一手后兜时隐含着向左右的撑起之力既然走了圈就要将这隐含的劲撑圆了。走八卦练的是浑身的完整手势不动要以身动手。内脚直走身子前进架子就有了向前扑的劲外脚内拐身子侧转手臂就有了向外撸的劲。一扑一撸地走圈劲力就鼓荡上了。练单换掌看似两手不动其实劲力在不断地翻腾一比武就有了招。走圈就是蹬身子鸡翘脚般随时能独立但不能露了形要看似脚不离地的走。

    前掌虚实牛舌样转掌时一手在前松肩、坠肘、舒指、坐腕五指上竖回裹虎口撑圆掌根向前顶其外形酷似耕牛口中伸出上舔的舌头虚是五指实是掌根其劲力也和牛舌一样舌根处是硬的舌体是柔软的。另一只手藏于前肘下随时出击后手变前手出手不见手暗藏杀机使敌难防。左手推右手拉时用单换掌就能换成右手推左手拉。

    单换掌里面包含了八卦掌的主要的劲法如双手争劲身体拧劲双肘和双腿的裹掌根的翻塌等等。单换掌势包含了八卦之劲拳架工整劲技完整内含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八法。知开合、了收放、明吞吐、晓翻转八卦真理了悟大半与顺势掌同参事半功倍。对于八卦掌之十六字劲法都会有所体会八卦走转身形之基础;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变化;包含了八卦掌的基本打法。练好后八卦掌的基本要求及劲法可以说基本掌握。虽然其它七掌各有特点但是总的原则、劲法是不会改变的单换掌不能作为一个套路训练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缺一不可。再训练时注重伸缩、周身鼓荡丹田挤压、身体开合转换时要求拧、缠、包、裹等方面。

    单换掌的用法应加上暗腿的要求起步摆跟步扣摆到位置扣到地方方能打的脆;以斜取正是八卦掌的特长马上能形成以两手对一手两脚对一脚的优势局面。应注意暗腿的使用不要让对方起腿膝。单换掌不在乎是否真的力大或快只要让你的对手觉得你快和力大就行也许你并不快和力大这才是真正修炼出来的力大和快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巧。第一个接手主要是分内门及外门如我右手接对方右手为内门接手法反之我右手接对方左手为外门接手法无论内门及外门接手目标都是穿开正面在左右两门击打步法会在穿掌时自动走位一接一穿一打是手法打人或一接一穿拔对方根是鑚翻劲打人又或一接而拔对方根是胯步打人。第二手可穿可上架可栏亦可捋。第三手打上打下可用拳用掌。

    傅式八卦最大区别是换掌不同左式转圈换掌时扣左足摆右足右转身换掌。别派是扣右足摆左足然后程派是撑左掌下接一个叶底藏花换掌。尹派是仆步下插掌下接一个弓步撩掌虚步穿掌换掌。二是走转拧翻傅式讲究磨转脐不转要求换式三步、五步拧转这样就便于背后击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