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长弓兵资料介绍
    长弓兵战役:中世纪英国长弓手的几场著名战役简述[引自anetes的西方战争艺术]

    113世纪末英格兰完成对威尔士的征服

    威尔士人与英格兰人之间断断续续的战争持续到1276年又爆了一场重大的冲突。北威尔士在卢埃林王子时期不仅有着卢埃林亲王这样一位精明且富有经验的领导而且有延伸到南部纵深的疆土作为有力的基地。卢埃林在耗费英格兰人物力财力的同时使自己的领土得以扩大。然而到了新英格兰国王时期他的对手却是一位善战的优秀战略家——爱德华一世。早在王子时代的爱德华在反对德-蒙特福特的伊甫斯罕战役中就展示了其才华。在1276年爱德华国王召集了一支雇佣大军来到威尔士。这支大军只有少量的骑兵大多是弓箭兵、长矛兵、木匠和矿工。这次爱德华不像他父辈那样进行轰轰烈烈的却短暂而无效的入侵。他计划在占领地实施持久战略。他使用极少的骑兵避免了严重的后勤保障问题。他雇用的是一支能按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荒野、山区和森林中与威尔士人作战的军队。

    爱德华国王的次战役很快就攻克了卢埃林的一些防备不紧的边缘目标。紧接着进入了冬天爱德华所面临的是威尔士西北部一片充满敌意的崎岖山区。爱德华继续进行作战实施两个世纪前就沿用的快战略追击。当然他并没有忽视后勤战略。他封锁了任何通往卢埃林领地的供给活动。实践证明他的这一冬季战役是相当有效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威尔士王子就不得不求和丧失大片领土及影响范围。在确定求和时卢埃林肯定考虑到了爱德华国王进一步实施后勤战略的结果。在1277年9月卢埃林王子虽然占领了威尔士北部海滨的安格尔西岛上大片肥沃的土地但爱德华国王手下的人却收割了本来可以送回威尔士本土供给爱德华对手的庄稼。

    爱德华国王不愧为是一个彻底的建设者他接着就开始了旧城堡的修理和新城堡的修建工程。威尔士人为他们自己统治而修建的城堡反成了英格兰人为了控制他们的新占领地所作的准备。5年以后在另一次持续一年的战争中爱德华的军队占领了北威尔士的剩余领土夺走了全部城堡。

    这一持久战略跨了整个冬季完成了对威尔士的征服。在完成征服威尔士的过程中英国人并没有遇到像他们所想像的那么多困难。因为卢埃林早早地参加到他的先遣队中碰到一名英国士兵而这个士兵并没有认出他就是卢埃林很快用矛将其刺死了。爱德华那宽松的领导艺术和他部队的高昂士气使得爱德华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他对威尔士的征服。爱德华很快就转入修建城堡巩固他的统治。在7年的时间内爱德华就按照改进的设计方案修复或新建了9座城堡。

    在接下来的11年中英格兰人遇到了两次反抗但都被迅而有效地平定了。在爱德华的整个征服战役中威尔士人成了他的军队的主力。一个世纪后尽管威尔士人有过一次短暂而强烈的反抗但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威尔士也就逐渐地成为更英化的、爱德华国王领地的组成部分。爱德华做了许多威尔士人的安抚工作终于让自己那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后来的弱智爱德华二世]继承了当地统治者的位置。对威尔士人约两个世纪的不断渗透是其政治征服的重要内容。

    要塞以最有效的形式增强了防御的威力但也给了防御者背上了难以实施战术进攻的包袱。一开始就集中精力占领并平定一小块地区这可以使入侵者增大其在空间上对敌兵力的对比率。其要塞就不仅能防止威尔士人重新夺回所占领地区也能阻止威尔士人对所占领地区的袭击活动。这样英格兰人就可以逐渐地让战败者顺从他们的统治并逐渐在文化上同化他们直到用较少的兵力就控制这一地区腾出更多的兵力去入侵并控制另一地区的领土。城镇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加了英格兰人的观点、制度以及语言在威尔士的逐渐传播。

    2长弓兵在苏格兰的使用——班诺克本战役的经验与教训

    21北威尔士人的战术

    尽管英格兰人在威尔士的战役作战中有大量的城堡围攻作战但是两军却很少进行野战。因为威尔士大量采取的是游击性的袭击和伏击战术。当北部威尔士人真正在野外与英格兰人交战时他们采用的是典型的长矛兵密集方阵。像威尔士这样的小国商业不达农业产品也不丰富养不起昂贵的铠甲骑士。它使用廉价的步兵像马其顿那样使用长矛将敌人挡在一定距离之外这样就使昂贵的铠甲骑士没有太大作用。在对付这一强固的防御型队形时英格兰人采用的是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庭斯会战中使用的战术。英格兰人不是用骑兵去冲击威尔士人密集的长矛兵方阵而先派出弓箭兵和弓弩兵射箭雨极大地削弱威尔士人的消极防御然后骑兵一次冲击即可获得成功。

    22可怕的威尔士长弓兵——与十字弩的比较

    在威尔士南部英格兰面对的是手持长弓的威尔士人。这种长弓比普通弓要可怕得多。它和人一般高很结实其威力可以与十字弓弩或者合成弓相比。有一次一枝箭射在4英寸厚的木板上在板的另一侧面还露出一点头来。当然长弓的本质特征不在弓本身而在使用长弓的人。它要求使用者经过多年的训练以培养足够的力量才能拉开它掌握准确射击的技能。十字弓弩为人们提供了一件既便利使用又能增长自身力量的机械;而长弓却是依赖经最好训练的人的使用才能挥出威力。个人作战技能的提高增加了武器系统的花费而在像威尔士这样的落后国家情况就未必如此。威尔士人依靠民兵先后抵抗过萨克森、维京人最后是英格兰的入侵。由于长弓的廉价威尔士的牧羊人甚至可以将掌握长弓的射击技术作为自己的一门副业。一名技术娴熟的长弓射手可以利用自己武器的多种用途以及参加射击比赛为自己挣回食物。威尔士人对这种费力的长弓的专业化形成一种比弓弩更有威力的武装体系。因为长弓的射度是十字弓弩的3-4倍一名技术娴熟的射手对远距离目标快地射击足以保证有两枝箭同时在空中飞行。英格兰人也让威尔士的长弓射手加入他们的军队并成功地在英格兰推广普及长弓致使长弓实际上取代了十字弓民

    然而长弓主要还只是威尔士和英格兰人的武器并没有在法兰西得以推广因为掌握长弓的使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由于火绳枪的射击度不快射击精度也不高从而延迟了它在英格兰的推广使用。但是火绳枪最终还是取代了长弓和十字弓弩。因为射手使用长弓需要较大的力量和一定的技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就使军队装备长弓武器系统的费用高于火绳枪的费用。这一因素最终保证了人们采用火绳枪。

    23长弓兵在苏格兰的使用——福尔柯克会战

    大约两个世纪以来长弓实际上成了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惟一的主要武器系统因而他们拥有了西方世界最好的轻步兵。当英格兰人将精力从威尔士转移到苏格兰时英格兰人学会了如何运用他们上乘的轻步兵武器系统。在1298年的福尔柯克会战中爱德华一世遇到了苏格兰人。苏格兰与威尔士相似是一个农业产品不丰富的山区小国。苏格兰人也像威尔士人一样注重较为廉价、且比重骑兵更适宜在他们大多数地形上作战的重步兵。他们也确实有一些重骑兵但是他们的弓箭手不如威尔士和英格兰的长弓手有战斗力。

    在福尔柯克会战中苏格兰人知道自己的重步兵更适合于防御作战因而他们就等着对方来进攻。苏格兰军队指挥官威廉-华莱士是位称职的指挥官。在早些时候的一次会战中苏格兰人在一片沼泽地后面组织防御等待英格兰人的进攻并因此击败了英格兰的攻击。华莱士从此学会了重步兵要以防御对付英格兰人进攻的道理。在这次会战中苏格兰人也像上次作战那样在一片松软土地后选择自己的防御阵地。

    然而爱德华国王也不愧为一位优秀的战术家下决心要进攻。苏格兰的重步兵装备了12英尺长的长矛使用纵深很大的战斗队形。在防御时前面一列跪着手持长矛将长矛柄触地后面其余各列则平拿着他们的长矛。苏格兰将重步兵排成四个很大的战斗队形以形成全方位的防御而将弓箭兵放在战斗队形之间或重步兵队形的翼侧并将少量的重骑兵放在步兵队形的后侧。英格兰人的重骑兵分散通过松软的地面从两个翼侧接近苏格兰人。不等下令英格兰重骑兵向静等不动的苏格兰军队起了猛烈地攻击。这一冲击冲散了苏格兰的轻步兵但对四个纵深的长矛兵方阵却没有什么影响。正当英格兰的骑兵准备向重步兵再一次起冲击时爱德华国王赶到了。他现第一次自冲击的效果来自于马对轻步兵的冲撞和践踏。这位经验丰富又十分精明的国王很快意识到骑兵对长矛兵再次起冲击也会无效的。因而他阻止了骑兵的再一次冲击而采用当时曾有效对付威尔士长矛兵的战术。他调来了长弓兵命令他们对苏格兰阵线的几个地点集中射击。当密集箭雨重创苏格兰重步兵并在其队形中打开缺口时爱德华国王命令骑兵从打开的缺口处起冲击。骑兵很快就突破且击败了对手接着便向苏格兰的步兵起追击。尽管苏格兰的步兵伤亡惨重但是由于步兵已接近森林伤亡得到了控制。苏格兰指挥官选择这一靠近森林的地点作战就是防止一旦失败这片森林可以作为步兵逃避骑兵伤害的避护场所。

    英格兰人在此次会战中的胜利在战术上类似于当年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庭斯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作为古代时期的轻步兵[指长弓兵]尽管在重骑兵面前显得很可怜但却可以抵挡重步兵的攻击并给之以重创。该会战还显示了骑在马背上、穿着精心设计的铠甲的贵族并不能胜过手持长矛的密集步兵。这后一条经验也正是纳尔塞斯人在塔吉那会战胜利的根本可英格兰骑士们却很难学到这一点。

    24两次失败的战斗——长弓兵不受重视

    爱德华国王在福尔柯克会战的胜利转变了英格兰人在对付苏格兰人中的好运。1297年在爱德华国王不在的情况下尽管知道苏格兰军队就驻扎在不远处英格兰军队仍信。已十足地通过一座很窄的桥。这种过于自信自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当部分英格兰部队已通过桥之后苏格兰的重步兵起了冲击。在对岸的大部分英格兰士兵或被歼灭或被俘虏还有一些在逃跑时掉进水里而淹死。

    然而爱德华国王在福尔柯克会战的典型战例并没有很快促使英格兰人战术条令的改进。几年后一位明知爱德华在福尔柯克会战中所采用的战术的英格兰指挥官有一次遇上了罗伯特一世时代的一支苏格兰重步兵部队。这支部队正封锁着两块沼泽地之间的狭窄通道。这位指挥官没有使用他的长弓兵而是用骑兵冲击长矛兵。在连续冲击彻底失败后这位指挥官只得撤退。任何徒步步兵都不能抵挡住重骑兵的冲击这一错误的思想在中世纪时期的许多将帅头脑中很难得以纠正。贵族对徒步作战的平民的蔑视加深了他们傲慢地认为重骑兵是至高无上的兵种。

    [以上介绍可参看电影《勇敢的心》]

    25班诺克本[bannonet]战役

    苏格兰人成功地迫使英格兰人离开他们原先的征服地。爱德华一世无能的儿子和继位者爱德华二世最后被激怒而不得不采取行动。在1314年爱德华二世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入侵苏格兰以图解除在罗伯特一世领导下的苏格兰军队对一个重要城堡的围困。罗伯特国王是苏格兰人独立运动的领袖在政治活动和军事事务中都表现出了其杰出才华。他从威廉-华莱士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也从他自己与爱德华一世对阵的会战中汲取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对付英格兰军队向前推进罗伯特将自己的部队部署在一片沼泽地后面的一个小山上。此山离被苏格兰围困的城堡不远。英格兰要想解除对城堡的包围必须先攻取此山。罗伯特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一个能瞰视整个会战的制高点上。苏格兰人缺少弓箭兵主要依靠他们的长矛兵并以部分下马的重骑兵来加强力量。罗伯特留下5oo名重骑兵作预备队将步兵摆成四个分开的、有一定纵深的队形。

    为进攻苏格兰人英格兰的庞大军队不得不通过这片小水池星罗棋布的沼泽地。黎明时分英格兰人才全部通过这片沼泽地重骑兵还没有完全展开成战斗队形而跟在后面的步兵几乎都没来得及展开。罗伯特一世改变了原先等待英格兰人攻击的计划决心乘英格兰人未形成战斗队形前对其起攻击。他命令他的步兵向前实施罕见的以步兵攻击骑兵的战斗。正像当年伊巴密浓达在琉克特利亚战役中轻松地将其重甲步兵凝聚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成一条线地向前推进一样苏格兰庞大而密集的长矛兵方阵有序而从容地走近英格兰骑兵前面各列没有任何间隙始终保持着战斗队形。一股英格兰骑兵很快就以一次反冲击与苏格兰长矛兵方阵相遇。正如当时的一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那样“这两支部队碰到一起英格兰骑士高头大马撞到了苏格兰士兵的长矛上就像撞到了一棵大树爆了巨大而可怕的碰撞队形割裂了马也撞死了它们紧紧地堆在一起。”停在长矛线之外的骑兵也无能为力去改变这一惨况。

    在苏格兰的其他方阵赶来交战的同时英格兰总算在一侧部署了部分长弓兵。长弓兵们快地射箭。如果长弓兵们能持续地射箭的话那么苏格兰的处境就会相当困难。然而经历过福尔柯克会战的罗伯特国王“很清楚长弓箭手们是危险的他们的射击是可怕的。”于是他动用了5oo人的重骑兵预备队。预备队的这次冲击轻松地冲散了对方的弓箭手。国王使用了他的惟一能攻击并击败轻步兵的武装力量。苏格兰的长矛兵在没有弓箭兵的威胁情况下加入了战斗将英格兰的重骑兵挤压到一块退回到没有机动能力的步兵跟前。而这些步兵们正被围困在攻击前自己刚刚经过的沼泽地中。英格兰的后续部队都没有派上用场就只得带着爱德华国王派遣的长蛇阵从战场上撤退。庞大的英格兰军队伤亡惨重许多士兵在通过后面的水障时被淹死。在班诺克本英格兰军队败在了使自己陷人一个非常危险的战场处境中。而在这以前苏格兰人往往是站着等待实施防御战的。在以后的几次主要会战中苏格兰人却由于自己的过于自信再加上英格兰人改进了其战术而吃尽苦头。

    [以上可以参看最近的一部片子《bruce》译名叫《高地战王》]

    26苏格兰人两次失败的尝试——长弓兵的威力

    1332年一小股英格兰军队入侵了苏格兰在杜普林山上取防御态势。全部由重步兵组成的苏格兰军队向山上推进主力集中在中间两侧各有一个小方阵。英格兰人明智地让骑兵下马转而对付重步兵并将他们众多的长弓兵分散在骑兵的侧翼。苏格兰人未能重视英军弓箭兵的作用其中央集团向静止的下马骑兵起了冲击未能获得绝对优势的效果。正当双方徒步士兵们相互厮杀之时英格兰的弓箭手们运动到前面从左右两侧快地向苏格兰两个翼侧小方阵射弓箭迫使它们退回与中央集团主力挤在一起。由于前面的士兵不能向前挪动而同时两翼的部队赶在对方箭雨到来之前向内退缩当时的场景正如中世纪一位历史学家所描绘的那样:苏格兰的军队“由于过于拥挤而互相践踏至死其因挤压至死的人数多于被箭射死的人数。”苏格兰军队同时受到了三方面的攻击所处的态势类似于当年罗马军队在坎尼战争中的处境而且“那令人惊叹的场面是以往所见到过的战役战斗中所未曾真正看到或听说过的尸体堆起的高度甚至高于长矛的长度。”当苏格兰军队最后开始撤退时许多英格兰的骑兵们则上马追击又给苏格兰人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相反英格兰人的伤亡甚微苏格兰人根本就没有伤着他们的弓箭手。

    第二年在哈利敦西尔苏格兰又去攻击英格兰人的队形。聪慧且精力旺盛的年轻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在一个险峻的山上占领阵地采用新的战术即让骑兵下马作战将弓箭兵分散部署在下马骑兵的两侧及队形间隙。当苏格兰军队向前推进时弓箭手从山上往下射击长弓兵在没有重骑兵协助的情况下转向攻击重步兵来到停止不前的长矛兵跟前。苏格兰军队不久就后撤了而将会战的胜利留给了爱德华三世。这位当时只有2o岁的国王从此便开始了他几乎不败的军事生涯。

    27小结

    从与威尔士和苏格兰人的战争中英格兰人展起了一套优秀的战术体系。在部队处于防御状态的基础上让骑兵下马成为重步兵让十分厉害的轻步兵(长弓兵)在攻击的重步兵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以成功的防御杀伤对方。以轻、重步兵混合编成可以战胜任何武装力量系统协同进行的正面攻击——当然全部由轻步兵实施的攻击除外。对付全部由轻步兵实施的攻击英格兰的骑兵则又将上马作战以马撞击弓箭手。对付同样由轻、重步兵实施的协同攻击防御者则拥有进攻者不具有的防御作战的优势。这样英格兰人就由原来的主张以重骑兵进攻转而创造出这种完美的防御战术体系。运用这一战术体系英格兰人不仅制服了苏格兰人也能击败帕提亚人。

    自杜普林会战和哈利敦西尔会战失败之后苏格兰人就又回到了罗伯特国王制定的理智而有效的战略上来了。罗伯特国王曾强调指出:要避免会战依赖山丘、沼泽地、森林提供防护而不是依托要塞;进攻行动要局限于达成突然性或实施伏击战。他还提出了一种后勤战略思想即当入侵者来时就破坏庄稼因为“当入侵者着不到有任何可索取的东西到处一片荒凉他们也就匆匆经过而不久留”。这种后勤战略比起战争带来的破坏要小得多。因为英格兰侵略者来时也将破坏他们所未能消耗掉的东西。而苏格兰人可以经常性地掠夺邻近英格兰的领地以作为一种补偿。在25o年断断续续的战争中双方的战术、战略以及总体态势没有生太大的变化苏格兰人始终没有培养出能与盎格鲁-威尔士的长弓射手相当的弓箭手而英格兰人也从没有制服过苏格兰人也没有遏制住苏格兰人的袭击。在哈利敦西尔会战胜利后不久爱德华三世就将主要精力转到与法兰西人战争上来了。

    3百年战争的开始与克雷西战役

    31爱德华三世父子对长弓兵的运用

    在1339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开始了他对法兰西的第一次战役。他计划采用他在1333年哈利敦西尔会战中成功运用的战术体系在防御会战中依赖下马重骑兵和长弓兵打击对方。爱德华三世在友好的荷兰省领地登6(即现在的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兰西境内的邻近地方)与盟军的一支部队会师后入侵法兰西。那是一个到处建有砖砌的坚固城堡的国家。为创造一个便于实施防御的条件以便采用他的防御战术他对法兰西的农村进行了一次破坏性袭击希望能迫使菲利普六世起进攻。

    菲利普国王是一个残忍的人可以说是一位很合格的军人。当他率领他的庞大军队进行远距离行军时爱德华国王就将自己的军队摆成三线徒步的重骑兵在第一线两翼是他的弓箭兵。然而菲利普国王也并不进攻而是将自己的部队驻扎在离对方一定距离远的地方等待英军的攻击。尽管英格兰的战术中也规定了可以实施进攻但爱德华国王还是犹豫不决。他解释道:因为菲利普国王‘在他的周围挖掘了许多堑壕并砍下大树挡在路上以阻止我们接近。‘一段时间后双方军队的粮草耗尽了各自撤离了战场。尽管菲利普国王并不完全知道英格兰徒步重骑兵的威力也不清楚长弓兵所能带来的致命性威胁但是他的谨慎防止了他向一支严密组织的大规模部队起攻击。

    在134o年爱德华三世又回到了同一战场。在这次战役中他围困了特耐城堡近2个月利用一条河阻止救援部队靠近城堡。由于财力不支英格兰国王不得不同意他的盟友的休战要求。这个战役最终未能占领特耐城堡也没能进行一次会战。

    在1341年爱德华国王掌握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遂将战场转移至布列塔尼的达奇。布列塔尼是位于法兰西最西部的一个省。在此爱德华国王支持一位亲英的人(译注:蒙特弗侯爵约翰)继承布列塔尼的侯爵地位。于是英法之间展开了多年的中世纪典型的拉锯战。与此同时法兰西军队正稳步地向吉耶纳公国推进。这是英格兰在法兰西东南部的长期占领地。在长达6年的战役中法军已经推进到了距波尔多25英里的地方。同时在1345年爱德华国王能干的侄子亨利(兰开斯特伯爵)也率领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到达此地。亨利的才能使他扭转了英格兰的命运。

    兰开斯特伯爵向占领倍尔拉镇的法兰西军队主力开进并很快就起了实际上短暂的围攻。在停泊在河上的船队的支援下在弓箭手们迅的箭雨打击下兰开斯特伯爵很快拿下了这个城镇法军则逃跑了。接着他继续向前推进避开皮里格这个坚固的要塞占领了距波得克斯约1见英里的城镇奥帕劳齐。然而当英格兰指挥官再回到海滨时法军又采取攻势行动围攻了奥柏劳齐。兰开斯特伯爵则率领一支由重骑兵和弓箭手组成的小部队迅赶来解救。在一天下午的晚些时候他突然袭击了围攻奥帕劳齐的法军击败了围攻者。随后兰开斯特伯爵又占领了三个城镇包括拉里奥。在此他一方面运用移动堡垒接近城堡另一方面他告诉守军他已经在城墙下面挖了一条坑道并放火烧掉支撑木以此劝说法军投降。兰开斯特不仅夺回了丢失的领地而且威胁到了法军长期占领的地方。这些行动的成功引来了庞大的法军部队。这支部队由法兰西国王的儿子指挥先围攻艾吉龙而英军只有一支非常小的部队采取有限的救援活动为城堡提供补给。

    321346年爱德华三世国王的作战行动:克雷西[crĕ;;netbsp;布列塔尼战役也体现了中世纪围绕城堡围攻与解围的作战特点。经过7年的战事几乎都没有什么会战值得记载的。在1346年夏天正当法军围攻艾吉龙时爱德华三世国王在英格兰准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公开宣布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吉耶纳。爱德华国王打算以此声明欺骗法军所以当他的舰队启航后他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制海权在诺曼底登6在法兰西的东北部进行一次战役。爱德华的战略思维能力赶不上他在战术上的造诣。看起来似乎他要和从荷兰来的盟军联合行动但是他却在与盟军相距2oo英里的地方登6。两支军队不得不对位于他们之间的法军外围线采取行动。他确实解除了在吉耶纳公国领地上英国人的压力因为菲利普国王下令法军离开但是没有按时到达他指定的地方与爱德华军队会战。如果爱德华国王希望挑起会战并能够使用他在哈利敦西尔会战中的防御战术那么他或许会成功但要冒很大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